思路明晰后,三都迅速启动一系列发展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请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策划,将散落的旅游资源捆绑打包,编制旅游大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实力企业整体开发。
州委十届三次全会后,三都快速启动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而先期启动的三郎新区、猴场新区、麻光新区、县府西路老城区改造等一批城市旅游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
县委书记王小红说,州县战略定位的合拍,坚定了三都发展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从“三波罗平”南翼的区位看,还是放在贵州东南部旅游区域的格局上,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三都,都处在一个黄金节点上。这两个“金三角”,注定了三都的旅游龙头地位,更为三都快速融入两大旅游区域板块奠定了基础。
围绕“旅游”支柱 做活县域经济
“旅游”是三都发展主基调。
县长张加春坦言,多年来,人们总认为旅游是富民不富县的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旅游’做不出‘经济’,原因在于思维受到禁锢,思路打不开,如果我们围绕旅游抓工业,围绕旅游抓城建,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旅游建设施,就一定能激活旅游经济,释放出旅游经济的巨大能量。”他认为,这也是州委将“三波罗平”打造成为“南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初衷。
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注入“旅游”活力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发展的路径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距厦蓉高速公路三都匝道口3公里的交梨工业园区,随着森工产业园和台商产业园两大主角的入驻,打破了贫困山区没有大工业的“魔咒”,旅游生态工业在这里呈现出另一番新景象:三都依托特色农产品、森林、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加大建材、印刷、消防器材、农产品加工、木材深加工及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突出了绿色工业、生态工业主题。
在城镇化战略推动中,三都将“水族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开发中,以“一路三片三重点”为突破口,以“拉大、扩容、提质”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拉开路网、建设新城、带动老城”的发展思路,引进中铁成投、北京金昆仑集团、重庆太古集团等实力企业,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
目前,城北片区、麻光新区、三郎新区等城建项目得到重点推进,猴场新区开发、三郎城市综合体、“普安—县城”同城化、“交梨—园区—县城”产城一体化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县城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三都以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为依托,加快推进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建设,对外,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三都段、三都至荔波高速、三都至雷山旅游公路、兴义至永州铁路等一批大项目正在立项中,对内,由县城向外拓展的“一纵一环六连线”路网工程已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