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集镇开发政府零投资
该镇创新小城镇建设发展体制机制,采取盘活土地资本、成立发展融资平台公司、推进土地市场化运作、实施bt模式等,不断探索“低开高走、以小搏大、变存量为增量”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通过成立村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多方融资5600万元修建了素夏旅游公路、阳明路象祠旅游公路及象祠恢复重建等项目;通过对集镇规划区内土地的收储,以土地置换的方式融资2500万元完成了灵博大道建设;引进贵州万盛达建筑公司投资3350万元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创业大道;采取土地一级开发整理方式引资5300万元建设客车站和农贸市场等。截至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引资2.72亿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实现了“政府不投一分钱也能搞集镇开发”的建设目标。
在加快推进“8个1”工程项目的同时,积极实施“8+3”工程提升城镇品质。全面建成了集镇客运站、农贸市场、休闲广场、阳明广场等公用设施项目,集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随着集镇开发建设不断推进,该镇吸引了县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创业,全镇个体工商户已达400多家。在已建成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入驻的3家企业已投产,带动当地就业400多人。
以城带产以产促城 产城互动谋聚集发展
该镇重视产业发展,依托境内金钱橘产业优势,着力提高金钱橘的品质和产量,现已种植金钱橘3800亩,年产量达4000吨;按照县里“54321”特色产业发展部署,引导群众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化种植。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和吸引企业进入园区聚集发展等方式,形成了“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互动格局。2012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80元,集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达1.76万元。
目前,该镇按照“总体规划、组团开发、分步实施”的思路,确立了集镇环城路,素兴大道和灵博大道两轴,镇中心区、客运中心和行政中心,以城镇主干道为界形成的东南西北四个居住片区和西部工业区“一环两轴三心四翼”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逐步将镇区规划建设面积由原1.5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由1.2万人增加到1.8万人,实现集镇人口、产业、经济“三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