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黔南州贵定县新铺中学校园内,许多同学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操场内芦笙同奏,其场面极为壮观。据悉,该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芦笙舞引进校园,作为重要课程已经有7年历史。目前,该县已成功申报《长衫龙》、《长鼓舞》、《布依山歌》为省级保护项目。
近年来,贵定县积极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力度与宣传力度,着重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广泛发动乡镇领导、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更多热心文物保护者共同参与。每年以“世界遗产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发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资料上万册。并在贵定县每年一次的“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和“春茶开采仪式”上,组织《长鼓舞》、《布依山歌》参加开幕式进行原生态表演。同时,贵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将云雾中学、特色药业公司、盘江中学等列为传承基地,激发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加强非物质文化管理,该县2009年成立“贵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匹配专项经费10万元,安排专业人员做好“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的收集、整理和建档等工作,于2012年配合摄制专题片《长衫龙》。目前,共整理纸质档案20本,电子、音像档案500张,照片1000余张,定制、定做长衫龙服装、芦笙及头饰等500套。在宣传推介方面,将“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相关服饰、图片、文字资料等陈列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印制宣传手册,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宣传活动;组织“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队外出参加演出50余场次,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
该县继2005年、2007年和2009年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对苗族长衫龙舞、云雾手工制茶、布依山歌十八调等非遗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文化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少数民族民俗民风不断深入挖掘整理。目前,该县现已将部分民族传统文化普查资料建立了文书档案和电子文档,并将历年来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普查成果编辑成书进行保护。
2013年,该县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挖掘和申报工作,雷公舞、古歌等一批民族歌舞被列入省级非遗申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