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16日,记者从“全国政协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获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因地制宜相结合。要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贯通起来,要树立开门办劳动教育的理念。引导中小学生树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黔党办函[2021]6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章“学校国防教育”第十四条“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第十五条“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等规定。贵阳科学技术普及作家协会、贵州省地理学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战斗遗址地理研学寒假军事体验活动”。全省首先由国防教育进校园的先进单位——贵州铁鹰拓展教育有限公司和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结合,到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开展贵州国防教育进校园战斗遗址地理研学军事体验第一例示范活动。并且参观全国100个旅游县城之一的毋敛国古都旅游县城独山。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是全国唯一的在自治州里的自治县的民族中学,受到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 廖洛慧子 摄
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位于贵州南大门独山。是“黔南事变”发生地,是历史学博士生“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的专有研究课题。根据水族青年学者廖洛慧子统计的资料,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退却,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神奇地与三次事变吻合。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沈阳的“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东北。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日军大举进攻华北。1944年12月2日发生在独山的“黔南事变”,日军撤退、日本投降。《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记载“日军最后侵占到贵州独山”。所以,独山深河桥战场是我国抗战的最后一个战场,是日本投降的最后一个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是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独山城是“英雄之城”,“胜利之城”。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潘明足校长在介绍国防教育进校园的宿舍军事化管理工作。 廖洛慧子 摄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以展现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抗日史实为主,有“黔南事变”陈列馆、贵州抗日陈列馆、坦克+战斗机陈列场。从大量翔实的图片、史料和实物中,可了解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脉络和贵州各族人民抗战,特别是三都九阡水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深河桥抗战遗址是贵州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国防教育进校园军训后的学生军姿方阵。 易国伟 摄
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战斗遗址研学军事体验+地理研学旅游+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著名记者、贵阳科学技术普及作家协会罗万雄秘书长在做策划;地理科学家、贵州师范大学熊康宁教授和关岭自治县农旅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保伟在做辅导。中农投贵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钱诚标主任,贵州森阳产业规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路旭执行董事长,巨象旅行社(贵州)有限公司孟廷奎总经理,贵州铁鹰拓展教育有限公司易国伟总经理等在做组织工作。通过实地听抗战故事、参观陈列馆、看战场战壕,重温历史等方式,增强国防观念,激发身着迷彩服进行军事战斗遗址研学学生们的爱党胸怀、爱国情怀、爱家心怀与历史担当的使命感。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潘明足校长说,选择全国唯一的自治州当中又有的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民族中学作国防教育进校园地理研学战斗遗址军事体验示范学校,感到荣幸。我们要用水族人民的儿子邓恩铭参加党的一大共铸的“不忘初心红船精神”努力做好创新工作。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马文骏指出,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研学军事体验和《地理》课研学旅游结合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是在为全国的“国防教育进校园”创造“贵州经验”。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军事教官在示范步枪瞄准和射击。 贵阳晚报记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