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训。
“这次培训很及时很有必要,受益匪浅。”听完来自西藏民族大学周毓华教授所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训,罗甸县文化馆馆长江加付如是告诉笔者,对今后罗甸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研究、保护和传承明晰了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2022年1月15日,贵州省罗甸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训。培训中,周毓华教授结合受众的实际,从“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讲解。
“本次培训,对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加强罗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发工作,进一步激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发扬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还要举办类似的讲座。”罗甸县文旅局副局长罗春芳说。
据悉,罗甸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间传说方面有:《洪水潮天》、《伏哥羲妹造人烟》、《黄道射日》、《王刚的故事》、《大力士保双拉姆》、《汗后和祖皇》、《七个神孩》、《神龟》、《梁山泊与祝英台》、《黄克要死了》、罗甸九十九个潭等;传统音乐方面有:布依民歌和逢亭镇白家坡、沫阳镇油尖、边阳镇董王等地的苗歌;传统舞蹈方面有:逢亭镇白家坡的苗族芦笙舞、边阳镇栗木苗族夜乐舞、木引镇摆落村苗族花棍舞、罗悃镇布依族织布舞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方面有: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技艺,边阳镇、木引镇古法造纸,沫阳镇古法酿酒,龙坪镇、逢亭镇的古法榨糖,布依族、苗族服饰制作、边阳镇荞灰豆腐手工制作,罗悃镇狗蹦肠手工制作以及及全县境内黄豆鸡、荷叶粑手工制作等;传统戏剧方面有:边阳镇、沫阳镇的阳戏,布依相诺等;民俗方面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布依婚俗、苗族婚俗、鼠年等。
目前,罗甸县有四项非遗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技艺,芦笙舞,夜乐舞,阳戏。
此外,舞台剧《亮灯谣》、《罗甸味道三大宝》也颇有名气。
周毓华教授专职研究从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8项,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文旅局特别授予“西藏民族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牌匾。
会上,该县为木引镇、逢亭镇、边阳镇的“亚鲁王”,龙坪镇、逢亭镇的“古法榨糖”,沫阳镇、红水河镇、凤亭乡的“布依相诺”等授予“县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牌匾。同时,周毓华教授为该县文旅局进行了“西藏民族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授牌,为双方人才培养、非遗研究保护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罗甸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代表、民族民间文化代表、各乡镇相关负责人50余人参加培训。
前不久,罗甸县新场村传承苗族“夜乐舞”获得“黔南州歌舞特色村”称号。黔南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学祥率队到罗甸县边阳镇新场村开展“歌舞特色村寨”验收及授牌活动。该县政协副主席王文报,边阳镇、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各文艺家协(学)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黔南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学祥为新场村“歌舞特色村”授牌
当天,州文联验收组一行走进罗甸县边阳二中《拉来寨苗族夜乐舞》传承基地,参观苗族“夜乐舞”传承活动陈列室,听取了传承人姚茂乾老师介绍“夜乐舞”的发展由来及民族大课间情况。验收组一行从学生们的表演形式、队形变化、曲艺编创等方面对罗甸县夜乐舞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夜乐舞”是一种由铜鼓、皮鼓、击鼓棒、粑棒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苗族舞蹈,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夜乐舞”苗语翻译过来意思是过年玩耍,是罗甸县边阳镇新场村拉来寨苗族人民在欢度春节时,晚上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融合发展中,罗甸县边阳二中通过大课间舞蹈的形式将这项传统舞蹈文化传承弘扬,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体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刻苦训练,今年我加入了舞蹈队,特别喜欢这个舞蹈,活力四射、欢快又活泼。”从入校就开始学习“夜乐舞”的罗甸县边阳二中学生杨秀佩说,她希望自己能一直跳下去,将民族舞蹈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州文联验收组一行又来到边阳镇新场村拉来寨“夜乐舞”传承人林玉学家中,详细了解传承情况,现场观看传统夜乐舞及苗歌表演并授牌。
表演中,边阳二中的学生和老人们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演出赢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
“我们拉来寨民族文化氛围太好了!”拉来寨村民林小青感慨道:“传统舞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看完他们的表演,我都想学习了,有了这群后代人来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今天的‘夜乐舞’表演让我感到很震撼,没有想到这个舞蹈的历史底蕴如此深厚、文化氛围这么浓,而且表演的乡亲们也很积极。”黔南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学祥说。
“歌舞特色村”的挂牌,对罗甸县来说,不仅增添了一个以民族文化、文艺创作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的绝好名片,也为“阳光罗甸”旅游发展增添了文化韵味,同时也为罗甸民族文化新征程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级在文化传承这一块上会多下功夫,把民族山歌、舞蹈、文字保存下来,推动我们的‘夜乐舞’发展得更好、走得更好。”罗甸县边阳镇新场村党支部书记姚茂渊说。
据了解,为推动《黔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推动“文艺振兴乡村五项行动”工作方案》在罗甸县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文联组织和文艺工作者优势。罗甸县文联也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强化民族民间文化提升,打造传承基地,强化民族歌舞进校园,做到后继有人,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夯实,推进硬件达标,让文艺惠民活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推动主流文化筑牢农村意识形态主阵地,引导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升级。为此,我们为贵州黔南重视非遗工作点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