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眼下已进入大旱之年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笔者走访了安龙县兴隆镇的几个山村,放眼田间,处处是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打井找水源的,给早熟蔬菜秧苗浇水的,正赶牛犁田的,学科技、用科技抗旱促春耕的,好一幅生产自救保增收的生动画卷!
夜校“亮”起新希望
“走,到巧凹搞农技培训去!”4月6日傍晚6点多钟时,笔者在兴隆镇政府食堂刚吃过晚饭,镇党委副书记韦其波便邀约笔者前往阳方村巧凹组。
20多分钟后,笔者跟随韦其波副书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冯建驱车来到了周志国组长的家中。随后村里的100多名村民,陆陆续续赶到周志国家堂屋落坐,屋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今年老天大旱,我们要是等雨水来了才打田育水秧就耽误了农时,不得不推广旱育秧技术应对旱灾促春耕,……”韦其波开场白的话音刚落,冯健便向村民介绍了水稻旱育秧与水稻两段育秧相比每亩可节省秧田70%、节约用水80%,节省栽秧、整地、灌水、除草、追肥等用工合计10个以上,干旱年份一般每亩增产150至200公斤的优势,随即用主人家的dvd播放《水稻旱育秧技术》光碟。
“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旱地做苗床,……”光碟播放过程中,冯健不时按下手中遥控器的暂停键,插话讲解其中旱秧苗床的选择、平整、消毒、底肥配方、秧苗等技术和管理要点。冯健反复播放光碟,也反复讲解技术要点。
这晚,冯健还多次播放了《烤烟种植技术》光碟,不厌其烦地讲解技术要点,详细回答了乡亲们提出的问题,夜校农技培训的灯一直亮到了晚上11点多钟。
培训刚结束,来自本村阳方坪组61岁村民文祖祥兴奋地说:“大旱年头镇干部为我们想得周到,春耕来到就搞好了这个技术培训,我们搞生产促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冯健介绍说,该镇今年春耕备耕的烤烟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等技术培训工作已接近尾声,这“流动农技夜校”已举办了30多场,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
大旱之年这特殊的“流动农技夜校”之灯,点“亮”了农民增收的希望。
抗旱育秧走“旱路”
“这里地下水源还算好,往年都是抽水打秧田育水秧。今年天干恼火,龙井出水小了,要想育水秧水源供应不上,镇干部教我们搞旱育秧技术,这个办法好,省秧田、省工、省肥料还不说,最大的优点就是水源小的地方也能照样搞生产!”4月7日,笔者来到阳方村下阳方组田坝时,70岁村民韦昌云边从龙井里抽水给待下种的旱秧苗床喷水,边道出搞科学抗旱育秧的好处和赶时令抓春耕备耕促增收的信心和决心。
放眼这200余亩连片的田坝,这里三五人一组,那里七八人一群,赶牛翻田的、平整旱秧苗床的、撒种的、覆盖农膜的等一派忙碌。一厢厢覆盖农膜的旱秧苗床,在艳阳下显得格外耀眼,这抗旱 “新发明”,正孕育着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今年我们全镇1.2万亩稻田,全靠采用旱育秧技术供秧,在水源相对较好的下阳方、巧凹、狗厂3个组,分别建立50亩以上连片的商品化储备秧苗基地。”田坝里,正带领几名农技干部指导农民推广旱育秧技术的科技副镇长杨炎尧对笔者说道。
兴隆镇采取大集中育旱秧苗的“秧苗工厂”和小集中育旱秧苗的“秧苗车间”相结合的办法,确保雨水来临时稻田有秧栽。镇里还出台了鼓励政策,对集中育秧苗50亩以上连片的每亩给予500元的复合肥、尿素等春耕物资补助。
眼下兴隆镇已平整旱秧苗床300余亩,已播种旱秧稻种150亩,预计4月20日前可完成480亩的旱育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