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一府志一书院的文脉
文化是一个地域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文化也是可以超越其经济基础实现跨越发展的事业和产业。在文脉沉沉、蔚为壮观的黔西南六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中,兴义知府张鍈主持修纂的清道光《兴义府志》和兴义下午屯刘氏家庭兴学育才创办的笔山书院,堪称近代贵州文化星空中耀眼的两颗明星。
有清一代主政黔西向的封疆大吏中,张锳堪称一代名知府。他是直隶南皮人,1826年入黔为宦,1841年由黎平知府调任兴义知府。上任伊始,便重修兴义府试院,自捐银千两,共筹措资金30万两多,次年底竣工,共建房舍209间,可容千余人应试。为培养人才,他又扩建珠泉书院。他还设义仓、修驿路、改建招堤和十八先生墓,为人称道。尤其是他捐资俸银2000两,殚精竭虑13年,发动府属各州县广征资料,遍访耆旧,阅尽藏书,并聘请江苏学者朱逢甲、湖南著名修志者邹汉勋前来协修。张鍈亲自拟定“义例”,要求编修者“征引必著书名,稽溯必详原委,采摭必求关郡,条目必求分明;访册不尽信凭,引述稍加裁节……列传核实必严,诸志夸词必削;考核必求一是,予夺必餍众心”。编纂态度认真,修志技法规范。终成74卷的《兴义府志》付梓。诚如他在该志的序言中所写:“甚矣其难也,锳之心为瘁于此书矣!”在中国方志史上,清代堪称繁荣,名家名志辈出。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兴义府志》列入“经名儒精心结撰或参订商榷”而可称名志者。
在“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回望黔西南的历史,兴学育才便是兴义系军阀何以能统治贵州10余年,并造就一批从贵州走向全国,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民国年间著名历史人物的重要解读诠释。刘官礼、刘显世父子既承袭了中国封建乡绅的共性,但在时代潮流激荡的转折时期,他们却较一般乡绅登高望远,意识到要振衰起弱,舍培植和吸引人才别无他途。
1889年,刘官礼便选址迁建乾隆年间修在兴义的笔山书院,并在自家庄园内设私塾义馆,发展兴义教育。1896年贵州学政严修在贵阳首倡改革书院,面向全省选招住院学生时,刘官礼派其子刘显治等人晋省应试,均被录取。严修离任后,刘官礼便高薪诚聘参与严修改革书院的雷玉峰(廷珍)为兴义笔山书院院长,令其子侄及四乡优秀学子入院受业。之后,又高薪延揽云南举人程光祖、周辅宸;江西进士吴成熙;山东进士、大学者、大艺术家桂馥;湖北进士喻鸿钧等及贵州名流姚华、徐天叙、曾澍之、熊范舆、张协陆等执长或执教笔山书院。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刘氏便在兴义县城创办中区第一初等小学堂,并亲撰一联刻于校门:“小学是做人样子,乐育得天下英才”。在刘氏的倡导下,各乡初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21所之多。在1904年由留日归国的徐天叙主持笔山书院时,增设了许多近代科学的课程,并把社会活动引入学校教育。次年,笔山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刘官礼坐着轿子挨户动员官宦富户送子弟去读“洋书”。刘氏父子在知府、著名书法家、学者孙彦清的支持下,改培文局为劝学公所,后又改为劝学所。刘氏父子以团防局经费为基础,没收绝产、“匪产”作为学田,商请府、县划拨教育专款,奖励和资助出省、出国留学。当年即有王伯群、保衡等5人留学日本。1907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今贵阳一中前身)招生时,兴义县立高第小学的王文华、魏正楷、熊凤队、窦简之等13人前往应考。他们考试的成绩顺序排列1-13名,震动全省学界。而何应钦、李毓华、李儒清3人也考入贵州陆军小学,奠定了日后飞黄腾达的第一步。当时,兴义的教育可谓全省之冠。
刘氏兴学育才,形成了名师办名校,名师出高徒;鼓励出省出国深造,重金引进人才为师为用,形成了育人用才的良性循环。在刘显世任督军兼省长期间,在北洋政府中有姚华、刘显治、陈国祥、双清等人上下疏通;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中有王伯群为全权代表;省中有熊范舆为秘书长、张协陆为财政厅长、何麟书为民政厅长;黔军总司令手下,有何应钦、朱绍良、谷正伦等5名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者,还罗致了卢焘、袁祖铭等一批军事干才,人才云集,为一时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