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24道拐的功绩
位于睛隆县城南约1公里的24道拐,明清时期就是滇黔路上的古驿道。1935年,国民政府为了准备抗战,蒋介石特派何应钦之弟何辑五到贵州任建设厅长,打通川黔、滇黔、湘黔和黔桂4条公路干线。滇黔公路在几万贵州民工的努力下,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开通。其中的关键性工程24道拐,成了中国公路史上的奇迹,也是黔西南各族群众创造的奇迹。
抗日战争爆发,特别是武汉、广州沦陷后,由重庆经贵阳到昆明的川黔滇公路,就成了国际援华物资陆上运输的生命线,而晴隆24道拐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开辟印缅战场,10万民工、10万远征军开始修筑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如期打通,开辟了从印度利多经缅甸到昆明,再经滇黔、川黔公路到重庆。晴隆山城便成为国民政府和盟军运送军需物资的集散地,也成为日军空军轰炸的重点。24道拐更成为敌我双方关注的焦点。当时,除了有名的“驼峰航线”,供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俗称“飞虎队”)空运之外,主要的国际援华物资和远征军的兵员,军需运输都必须经过川滇黔这条大动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及滇西抗战,这条唯一的公路就是军需补给的战略支撑。而晴隆县城—莲城——也成了抗战军需物资的集散地。
当时晴隆县的户籍人口只有5万多,而莲城常住居民不足万人。而国民政府各种军需物资运送、管理及其延伸机关、各种办事处多达100多个,常驻莲城的还有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军部,保安第四团,中国远征军驾教二中队、炮兵二十二团补充营、第五集团军特务营以及美军援华物资运管人员等,连同驻守盘江桥的炮兵四十一团十四连的所有物资,都由晴隆县政府负责供给,或组织外运,或就地筹集。一时间,小小的莲城镇,成了抗战后方的重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战时纷乱繁忙景象。24道拐上,车流、人流通宵达旦络绎不绝。
24道拐被人们称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和“二战的活化石”,是因为它同约瑟夫·沃伦·史迪威中将有直接的关系。号称“中国通”的史迪威将军,曾在天津服役,担任过美国驻北京武官。为开辟印缅战场并支援中国抗战,他担任了美军中缅印战区司令、中国战区参谋长、国际援华物资总协调官等6项职务。他性格尖酸刻薄、直率耿介,看不惯国民党军的腐败和国民党高官的无能,主张坚决抗日,并希望能指挥中国军队抗日。他认为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坚持抗日,而国际援华物资理所当然要分配给延安。因此,他与被他称为“花生米”和蒋介石、被称为“一篮子花生”的何应钦、陈诚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要考虑二战结束后的远东战略,不希望中美关系因史迪威与中国统帅部的矛盾受到影响,故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撤换了史迪威,将他召回国内。而史迪威的治军严格和军事指挥才能却给中国军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他主持在印度南姆加训练中国驻印军,组织修筑印缅公路以连通滇黔川公路,指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等战役,功勋卓著。当中缅印公路连通时,何应钦在昆明称这段公路为史迪威公路,尔后蒋介石又将由重庆至利多的中缅印公路全程统称为史迪威公路,既讨好美国,也表彰史迪威援华的功绩。史迪威与中国统帅部之间的矛盾斗争直至他被召回,史称“史迪威事件”。
由于24道拐特殊的地位和它曲折蜿蜒盘旋上升的美丽形象,美军随军记者当年拍摄了24道拐的照片,并发表在《世界画报》上,照片下用英文标注的拍摄地为“an nan”。1941年11月民改名以前,晴隆县名叫“安南”,而抗战时期越南也叫安南,故当年国际援华物资的往来电报常将两个“安南”混淆。
抗战时期“安南”和晴隆,24道拐声名赫赫,但抗战胜利后,渐渐被人们淡忘了,24道拐上发生的许许多多悲壮惨烈的动人故事渐行渐远。
有一位执著于走近历史真实的人,为世人拂去了历史的尘埃,让24道拐重新焕发光彩。他,就是二战史专家戈叔亚先生。
戈叔亚拿着一张陈旧的24道拐老旧片,无数次自费从昆明到缅甸,再到印度,沿着已经荒废的原中缅印公路苦苦寻觅,要找到那张照片上的公路。但那曾经有无数军车往返的盘旋而上的公路似乎蒸发了一般,在云南,在缅甸,在印度都没有找到,却耗费了他十年之久的时间。因为照片有“an nan”的字样,他正准备前往越南去寻找照片上的公路,却在经过晴隆时发现了与照片上完全一样的场景。他首次爬上24道拐公路顶端时,不禁喜泪纵横。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中美同盟抗日照片上的地方吗?同时也是199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史迪威与中国》、1999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中同一老照片的拍摄地吗?于是,24道拐复活了,声名随各种媒体的宣传而远扬。
爬上晴隆城南的山巅,鸟瞰岚烟缭绕的24道拐,你会浮想联翩。也许,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故事,既不能摧眉折腰地平躺在群山之间,也不能胆气如虹地直冲云霄,而是像游龙般柔韧地由山脚攀升至山巅。它承载了黔西南人民对神圣抗战的无私奉献,也承载了中美同盟抗日的既往辉煌,还承载了20万中国军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难险阻,更承载着5万晴隆人就有3983人从军抗日的壮举、不足万人的莲城镇却要负担数万人生活物资的筹措……
24道拐是不朽的神话,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