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看来,“如果说我们之前发展山地旅游所做的相关工作是打开了一扇扇窗户的话,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将是彻底打开大门。”
许风伦同时认为,万峰林不能仅限于万峰林景区这么一个局限的概念,“磅礴数千里”的万峰林绵延2000多平方公里,涉及兴义、安龙、义龙试验区等地。“万峰林几乎占到了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与其说万峰林是兴义市的景区,毋宁说兴义市是万峰林这个特殊喀斯特山地自然景观中的一座城。万峰林是‘一城三景’的总括,更是黔西南旅游产业的象征,这次大会将再次擦亮以万峰林为标志的黔西南山地旅游资源品牌。”
“大会以兴义为主会场,设贞丰、安龙、晴隆三个分会场。以万峰林为中心,包括贞丰双乳峰、安龙溶洞群、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在内,景区基础设施全部按照国际标准改造,完工之后,景区软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在州旅游局局长、兴义市委副书记李韶鉴看来,“改造完成之后,景区的接待能力从原来最高接待游客量每天4000人左右,可提升到两万人左右,游览质量、游览舒适度都将大幅提升。届时,万峰林将建设成为黔西南旅游龙头景区,以万峰林为代表的黔西南喀斯特山地旅游资源将在国内、乃至世界更具影响力,黔西南打造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将真正走出坚实的一步。”
州政府党组成员、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筹备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曹静秋认为,此次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是由一个一个与山地资源有关的观光、文化、运动、休闲、攀登、探险等等现代旅游活动项目组成。“都是实打实的项目合作,这将极大地提高黔西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曹静秋说。
因此,今年10月,我们拭目以待,黔西南山地旅游将迎来一轮新的变化。这轮变化,以“城市人口多起来,旅游产业旺起来”为主要指针。
变化:走山地美百姓富的生态文明之路
“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于惠民,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要带来变化,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
曹静秋介绍,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山地、山区向来是发展滞后区域,也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难题。在他看来,“山地作为自然地理条件无法更改,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城镇、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业,都是创新发展山地特色经济,激活山地活力,让老百姓有发展、能致富,是基于地方实际的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因此,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以此助推黔西南旅游产业大发展,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便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以万峰林为例,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格局一旦形成,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就不用离家,山区老百姓就能‘靠山吃山’,持续发展,增加收入。”曹静秋说。
发展山地旅游,对环境要求极高。“山地旅游目的地要有吸引力,必然要求山地资源要同时具备多样性和唯一性。比如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的丰富性、唯一性是世所罕见的,同时黔西南的气候资源还具备除海洋、热带丛林、极地冰川特征之外的多样特性,而这几乎就同时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曹静秋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在交流合作中,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山地优势,保护山地生态,唱好大山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山地旅游大会是黔西南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迈向国际化的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