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春的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对贵州旅游感慨道:“物以稀为贵,好山好水就是贵”。
这一不同于高层官员常见的评语,如同一缕春风将贵州代表团的所有代表的脸都吹得像花儿般灿烂。“今年将在贵州举办世界山地旅游大会,这是我今天给贵州送的礼,祝愿贵州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汪洋副总理将这一国务院的决定作为“礼物”送给贵州,更是让贵州省的各级政府、官员、旅游界兴奋异常。
地处中国喀斯特山地核心区域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府几乎在同一时间十分自信地开始了对汪洋副总理“礼物”的回应:要承办这一不同以往的旅游大会。
世代居住在国家地质公园兴义万峰林景区鱼龙村的布依族村妇郎粉丽知道这个消息后一点都不觉得惊奇,反而自问自答:“不该我家该哪家!”
开启山地旅游的自信来自哪里?
山地旅游这个名称,在今年三月前对中国旅游界来说,仅仅限于业界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推广。它没有规范的表述,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法国人在200多年前提出了山地旅游这一概念,较早地形成了一套以攀登、探险为主的传统山地旅游实践。现代山地旅游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实际内涵。地理学上通常把起伏较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地视为山地,现代山地旅游即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载体,开展一系列与山地资源有关的观光、文化、运动、休闲、攀登、探险、野外考察、露营等等现代旅游活动。在发展中国家,它几乎没有被提及或者将“山地”与农业、与脱贫、与落后联系。而在贵州西南的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旅游工作多年以来都围绕“山地”。 不是他们对“山地旅游”这个业态有超乎的先知先觉,而是基于自然赋予的生存环境,一种对自身资源保护、开发的自觉意识,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依托的认识和对旅游产品独特性的追求。
黔西南州68.6%的国土为高原山地,喀斯特地貌充分发育,在这个地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山体景观、山地水体、山地动植物景观、山地立体气候、区域小气候等自然资源,这样的自然环境养成了山地居民适应山地环境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传统人文活动以及流传至今形成的特定物质文化等人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