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8日专电(记者周芙蓉)许多文化资源,由于商业化的过度开发,正在面临灭绝境地。现在展现在游人眼前的,只是一种商业化的兜售,是假文化,是一个文化的躯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不久前在贵州省第二次乡村旅游论坛上说了这番话。他说,他前不久在一个较为著名的民族景点考察时,发现这里的表演已经演变为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活动:游客进门后,表演队的队员们作表演,表演完了,游客还未出门,队员们一个个排队领工分牌,然后又拿着工分牌去计工分,计完了工分,又等着下一次表演。
张小军认为:“这种以游客为主体的表演形式,正在让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母体逐渐消失。这种脱离母体的被再造的‘文化残存’,随时会被商品大潮席卷而去。”
张小军说,文化母体的破坏、缺少起码的文化尊重,是当今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屡遭破坏的深层次原因。
张小军介绍说,文化遗产在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两种处境,一种是有文化的遗产。主要指与遗产共存的文化母体的良好遗产存在状况,例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就是如此。巴黎的城市发展,严格限制任何拆迁。通常只有安全过期的房屋才可以申请拆建,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设计,才能在原址建设风格相似的房屋。另一种就是无文化的遗产。这是没有文化根基的遗产,徒有其表,常常淹没在大众旅游消费之中,成为无文化的死文物,即“有文物,没文化”。
张小军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正在加剧着我国的无文化遗产。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淡化旅游的商业化,反客为主,即将地方社会的人类发展作为核心,以当地人以及他们的民族和文化作为主位,动员和促进当地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将游客纳入地方人类发展和文化保护的体系,突出人类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抵制物质主义,形成自己的地方特点,引导消费型旅游走向人类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