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不久前在贵州考察乡村旅游时说,贵州在利用现存资源发展旅游时,一定要慢一些。他的“慢一些”建议明显与当地“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思路相悖。
旅游资源与发展目标
贵州位于滇、桂、黔的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喀斯特的地形特征,这里石漠化严重,山区土层薄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薄弱。全省3950多万人口中,农村人口约2800多万,拥有五万多个自然村寨。据统计,到2005年底,贵州省还有277万人处于贫困线下。
然而,贵州的乡村保存着从渔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等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信仰、习俗、节庆、仪典,音乐、歌舞、语言、文字、建筑、雕塑……各民族古老的手工技艺更是几千年保存下来的宝贵遗产。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评价,像贵州这样保存大量“活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地区,在世界和中国已不多见。
最近在黄果树景区举行的“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正视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到2010年,把贵州初步建成旅游大省,成为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使旅游产业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总量的26%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超过8%;接待旅游者人数超过贵州人口总数,其中入境游客超过50万人次;直接间接解决就业200万人次。为此,贵州将“以开放促开发,大力推进省内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区特别是周边省份及国(境)外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大发展”。
高端旅游产品条件
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贵州雷山县郎德苗寨,三位盛装的苗族姑娘在迎接客人。
针对周边省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一些实际情况,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破坏、各种伪民俗滋生、景区人工化、商业化等现象,世界旅游组织一再告诫贵州要吸取经验教训,确保贵州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著名旅游专家、原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现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小安认为,目前从西南几省及全国的大部分省区来说,只有贵州因其开发较晚,还具备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产品的条件,贵州在发展中需要特别慎重,防止重蹈覆辙。他认为,目前我国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其服务水平和服务形式比较单一,缺少深度文化内涵和与此相关的特色旅游项目,有些“农家乐”实际上成了赌博的场所。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贵州考察时认为,贵州旅游业目前在科学规划、大量基础性建设和可进入条件的改善、对外宣传和旅游形象品牌的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下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贵州旅游业已具备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资源秉富高的特色项目上进行重点开发。
他认为,旅游做精了实质上就是在做文化。贵州独特神奇、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民俗文化,是贵州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