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就两次派出工作组,提炼出茅台酒传统工艺的14项操作要点。1980年代中期,茅台酒的生产标准被制定出来,从根本上保证了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随后,茅台开全国白酒行业先河,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及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逐渐形成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评制度。
1990年代以来,茅台集团一方面从美、日等国引进先进的质谱、色谱检测仪器,另一方面相继通过了iso9000(2000新版)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等一系列国际、国内认证,“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两个决定茅台酒质量的关键环节跨入了微机时代。
包装质量也得到改进。在对包装全程检测的同时,茅台集团对重要产品甚至会实行全数检测。
迄今,茅台集团成为我国惟一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原产地域保护及非物质遗产为一体的酒类企业,先后14次荣获国际金奖,在国内名酒评比中更是历届称雄,夺得“中国驰名商标”(第一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消费者最满意的产品等荣誉,大大提升了在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能力。
着眼于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国酒茅台更最大限度拓展质量工作的外延与内涵,努力将质量管理由生产领域延伸到对消费者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领域,创出与产品质量同样一流的服务质量。
2003年11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
2001年开始设立的全国质量管理奖一年一评,全国仅10余家企业获奖,有的企业连续3年进入提名才得以如愿。2003年该奖项的评审,更等同采用被全球企业界公认为质量管理“珠峰”的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管理奖”模式标准,国酒茅台首次获提名即告成功,标志着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世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向世界先进管理水平又迈进了一步。
面对短期市场利益坚持不跟风:国酒茅台创造奇迹的重要保证
2007年元旦刚过,春节即将来临,2006年持续几乎一年的茅台酒供不应求的状况更为突出。关于国酒茅台的发展,各种议论也随之而来。
“茅台酒应该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获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一种观点认为。在许多时候,这种观点的潜台词是: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茅台酒的一些质量准则可以“适当调整”、甚至放弃。
继2003年茅台酒实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夙愿,产量迈上万吨之后,2006年,茅台酒产量达到1.3万余吨。2007年,茅台集团决定新上马2000吨茅台酒扩产工程,到2010年,茅台酒年产将最终攀上2万吨。
“按照科学规划、稳步发展的原则,我们将最大限度尽己所能满足对茅台酒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但无论市场如何,我们都绝不能诱于眼前利益,动摇或放弃茅台酒生产的质量原则,绝不能‘卖新酒,挖老窖’。越是市场旺销的时候,越要头脑清醒。”乔洪说。
事实上,改革开放20余年,伴随白酒市场的起起伏伏,关于国酒茅台的发展之争就从未停止过。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次,茅台集团的决策层站在十字路口,都没有跟风,而是清醒地选择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顺利越过一道又一道的坎,为集团的连续跨越提供了保证。
1990年代中前期,市场不规范,一些地区和企业大发“酒疯”,降低质量,靠收酒勾兑等手段盲目扩大白酒产量。一时间,中国白酒行业喧嚣不已,一个个“标王”你方唱罢我登场,制造了虚假的市场繁荣,白酒产品普遍“一酒难求”,许多白酒企业门口日夜排着拉货的汽车长龙。
而当时,茅台酒厂却只是把茅台酒产量的扩大控制在一个幅度较小的合理范围内。许多人不解,酒厂决策层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10余年过去了,昔日炫目的泡沫已经灰飞烟灭,那些没有根基的一夜成名者已被市场经济法则无情的踢出局外。中国白酒的“品牌酒时代”、“文化酒时代”正渐行渐近。孰是孰非,已不辩自明。
“贵州白酒企业众多,假如我们没有清醒的判断,也完全可以发一把‘酒疯’,谋取巨大的短期利益。可是,粗制滥造,毁掉的却是茅台的金字招牌和长久之计。”对那段日子,季克良不胜感慨。
“酒疯”过后,少数省外白酒企业又依凭“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甚至发出了“国酒不搞终身制”的挑战。而茅台集团依然直面压力和非议不为所动,统一认识,走自己的路,脚踏实地地推动茅台酒的扩产进程。
“奔驰车的市场销量比丰田少,谁能说它档次低于丰田?”对袁仁国1998年在全国糖酒春交会上说的这番话,人们记忆犹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直到今天,回过头去剖解国酒茅台走过的足迹,才深深领悟到了其中的大智慧、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