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全方位创新:国酒茅台创造奇迹的有力抓手
白酒产业是我国典型的传统产业,似乎与现代科技相去甚远。国酒茅台的8年奇迹却印证了,科技在这里依然是第一生产力。
“拿破仑有句名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茅台集团不跟风逐利,并不意味着不谋进取、不求创新,相反,与时俱进地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国酒茅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有力抓手。”袁仁国说。
茅台集团本部,两栋最漂亮的大厦,一栋是办公大楼,另一栋就是科技大楼。早在1950年代,茅台酒厂组建之初即成立了厂化验室。1990年代,这个化验室升格为科研所,并被认证为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中心主任由季克良亲自担纲。
技术中心之外,茅台集团还拥有更庞大地分布在制酒管理、品酒、勾兑等各个岗位,由众多国家级、省级评酒委员及酿造专家领衔的中国白酒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堪称“梦之队”。
仅1999年以来,茅台集团就斥资千万元购置了细菌鉴定系统、气象色谱分析仪、液像色谱分析仪、超临界萃取仪等先进设备,使技术中心的装备达到国际酒业先进水平,在茅台酒900多种复杂香气成分的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微机勾兑等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茅台集团建立的局域网,实现了从总经理办到部门再到车间、全国各销售片区一体的微机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扼制假冒产品的出现,集团引进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喷码、防伪标识等技术,其控股企业开发的茅台系列产品防伪技术,已有多项具国际先进水平。
茅台科研人员通过数年攻关,一举解决了茅台酒生产工艺中三个长期悬而未决的争论,为茅台酒的优质、高产、稳产、低耗、高效添加了新动力:二次酒生产课题的突破,每年可增销售收入数亿元;茅台酒酿造过程与环境中微生物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建立茅台酒工业生态园区的科学数据与理论依据;定量检测高粱中支链淀粉比例的方法的确定,则结束了茅台酒生产中仅能依据感观检测高粱糯性的历史。
“有人说白酒产业是夕阳产业,但换个角度,白酒产业同样可以列入高科技产业的范畴。通常意义的高科技涵括生物科技领域,白酒产业,正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门类。”季克良说,“实际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革、升级紧密联系。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可以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有机结合,引入有利于传统产品的创新设计;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除了创新生产工艺过程的检测方法等微观技术的应用,加速茅台酒微机勾兑、大容器勾兑、机械模拟人工制曲、电子鼻等科研项目的攻坚,并从国外引进机械化包装生产线外,茅台集团更将经常性的战略技术开发列上重要日程。包括: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开发激励机制,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的资金投入科研工作,奖励、重用科技兴厂的有功之臣……等等。
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正在茅台得到大力建构,集团相继与清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无锡轻工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密切合作,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力求让科研尽可能地进入市场。
紧握科技创新的“撑杆”,国酒茅台为消费者描绘的蓝图绚丽动人。
“未来的茅台酒,工艺的科技含量及勾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等要得到进一步提高,无论产品本身,还是包装材料、防伪等,都应该像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样,广泛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成为浓缩高科技的一扇窗口,让人一拿起、一打开科技的魅力就扑面而来......”袁仁国说。
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和恩人:国酒茅台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在国家政治、外交生活中扮演了特殊角色,计划经济对其格外“关照”,茅台酒厂长期缺乏定价权、产品开发权等经营决策自主权,到1997年,还过着“计划加批条”的日子。茅台酒“皇帝女儿不愁嫁”,上门趋利者如过江之鲫,酒厂宾馆常年住着几十号人,专炒其批条为生。
从计划走向市场,国酒茅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而观念的创新始终是其先导。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兴起的商品经济浪潮对茅台人并非没有触动,从1978年开始,酒厂挣脱16年的亏损泥沼,到1997年整整20年,纵比一年一个台阶。不过,横比,经济规模与效益,则与一些同行拉开了差距。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彻底从思想深处将茅台拉出了计划经济的顽垒。那场危机在1998年发酵的结果是,到当年7月,茅台酒销售量仅完成全年总任务的1/3强,酒厂的车马喧嚣代之为门庭冷落。
前所未有的严峻现实,最终促成了茅台人观念的全面转变。“以市场为中心,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被第一次不仅仅作为“口号”提了出来。
1999年初,季克良用自己的例子,向记者描述了“转变”的典型图画:从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至茅台后,30余年,他多数时间从事或主抓技术、生产工作,生产中心意识很强,以前出去,也是搞学术、生产交流比较多,可现在,他花在市场调研方面的精力却远远超过了前者……和他一样,几乎每个集团领导都在亲自深入销售一线“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