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省作家邓茜、陈亚林合着的《历史的弯道──二十四道拐》一书〔解放军出版社二00五年一月出版〕所载,「二十四道拐」,俗称「二十四道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的一段。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呼之为半关。位于晴隆县城南一华里,蜿蜒于海拔一千七百九十九米的晴隆县西南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援华美国物资、部队,主要是通过国际大通道──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经滇黔公路,联通前线与重庆,由援华的美国公路工程部队修筑。因为山势蜒蜿陡峭,史迪威公路在此拐了二十四个s状弯。从高处望落,甚具图案美感,且气势磅礡。战后美国出版的〈醋瓶子乔的战争──史迪威在缅甸的敌后》一书〔英文〕的封面,就是采用「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照片。此后,「二十四道拐」随着该照片而闻名于世,广为传播。而今年,正好是「史迪威公路」建成通车六十周年,也是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回顾历史,温故知新,意义更为重大。
「二十四道拐」如能争取到国家「申遗」,应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与「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两种不同类型,因而可以避免「重迭」。而且,由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团结抗战、互相支持的产物,而且也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极端困难下携手共建的精神。这就特别迎合主要是以西方人为主的评审委员们的欣赏、审评口味、习惯和情意结,比单纯强调东方色彩的申报项目要强项得多。因此它的申报成功机率,相信应会是较高。
可能有人认为,「二十四道拐」只有六十多年历史,可能与「世界遗产」的概念有一定距离。其实,《世界遗产名录》的内容固然大多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一九六0年建造完成的巴西利亚,却因其独特价值于一九八九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此时距其建成只有二十七年。实际上,与「二十四道拐」同一时期的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就已被收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恰巧这两个项目与「二十四拐」一样,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遗物。但前两者都是带有被动受害性质〔目前我国政府正在整理并准备申遗的「七三一遗址」,也是被动受害性质〕,而「二十四拐」则刚好相反,是主动抗击的正义战争产物,正好填补上述项目的空白。因而获审核批的机会,也相应较高。
可能也有人会认为,「二十四拐」的规模太小,不足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评审「世界遗产」其中一个精神,是「不以大小见短长」。匈牙利的霍洛克村,只有不到一百人口,但因其人文气息丰厚,而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因「小」而失色。论规模,「二十四拐」比霍洛克村要壮观得多。
更重要的是,「二十四拐」的「原真性」特强,未受人为破坏,周边环境也较单纯,较少受到人类商业开发活动污染,只需搬迁或深埋新近兴建的输油管即可,工程简单,并不复杂。而「原真性」与「独特价值」一道,是「世遗」的两个最重要条件。而且也将减省搬迁补偿、修缮等方面的经费。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省「二十四道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其所蕴含的国际合作抗击法西斯侵略方面的丰富人文内涵,或许比我国许多已列入「申报世遗预备清单」的项目要强得多。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包括宣传部、文化厅、建设厅、旅游局、文史馆、公路局,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暨晴隆县人民政府等,尽速组织专家投入该项工作,整理相关文件,向中央政府上报,争取将「二十四拐」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再由中央政府统筹安排,按有关规定要求向世界遗产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作者向贵州省政协提交的提案,该提案荣获贵州省政协二零零五──二零零六年度优秀提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