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袁华告诉记者,把民族工艺产品作为文化产业中的特色产业来进行打造,关键是要培养出骨干企业,让骨干企业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主心骨。没有创意闯不出大市场,这样的培训,就是针对性地解决我省目前特色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拓展银饰设计、生产、销售人员的视野,进而推动他们对民族工艺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应邀前来授课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告诉记者,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力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她也应邀到一些地区讲课交流,但作为省级层面,集中对工艺品生产、设计、销售一线人员的培训,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凯里学院艺术系名誉教授杨文斌介绍说,贵州银饰内销大,外销市场正在形成,而且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贵州银饰由内需型向外销型过渡,估计每年银饰的产值超过1亿元。目前,福建银饰占领全国8成市场,贵州银饰虽然受到外地白铜材质、机械压制等低价银饰的冲击,但富含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手工制作精美的贵州银饰品牌走向国内外的条件已然成熟,贵州要做机械不能完成的精品银饰投入国际国内市场,但也要汲取国际先进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我省的银饰工艺,才能让贵州银饰走得更远。
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郜凯在分析银饰产品市场的分类和定位后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化银饰产品充斥着市场,这些以追求流行时尚,使用镀银工艺的机械化银饰产品,占据超市和商场,形成银饰的主流市场,而以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贵州民族银饰还是非主流产品。随着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价值发现和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贵州银饰产品的发展,世界银饰的流行趋势也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应借此机遇,发挥贵州本土能工巧匠的传统技艺,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和系统的银饰产品,迅速占据旅游市场,形成“区域主流”和“区域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