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贵州省旅游局局长 傅迎春
主持人:
记者:在日前闭幕的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我省参赛的旅游商品获得一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想了解一下具体参展和获奖的都有那些商品,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我省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和方式?
傅迎春: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今年是第二届,这次我们在去年基础上做了精心准备,共组织参赛作品17项,参展商品40多个种类。从策略和理念上,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求新求特,把我们独有的古法手工纸、蜡画蜡染、脱胎漆器、银饰、苗绣、剪纸、陶艺、石雕等都带到展会上了;注重产品的设计和要素整合。以个性化民族传统手工艺为载体,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形式感和市场需求相结合;采取动静结合的展示手法。静态展示商品,动态现场制作,让参观者直观地了解商品制作工艺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记者:我省新推出的手工纸蜡画工艺品,在这次参赛商品中一举夺得金奖。请问专家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专家眼里贵州旅游商品有怎样的价值和地位?
傅迎春:专家之所以把这件商品评为金奖,我想主要是从创意设计、商业价值、市场前景,特别是注重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等方面去考量的。手工纸蜡画工艺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石桥古法造纸与苗族传统蜡画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二是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湛技艺的结合。其实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已经代代相继地传承了几百上千年,我们现在从一个新的视觉重新审视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产品创意角度让不同的文化元素找到一个相互融合、互为载体的结合点,把单一的文化符号打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复合型旅游商品,成功地开发出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特色旅游商品,探索了一条整合利用贵州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旅游商品产业化的路子。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中得以保护和传承。这一点被专家所认同。
记者:据说这次旅博会各省的参展积极性都很高,组织了庞大的参展队伍,纷纷拿出看家绝活,眼睛都盯着最高奖,可以说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积极性,你认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内在动因?
傅迎春:这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可以说是商品云集,精品荟萃,不难看出国家旅游局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各省的积极性。我想重视和积极性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大环境:当前旅游业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而当前旅游商品占旅游经济总量比重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省都把发展旅游商品纳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消费趋势: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旅游购物消费增长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相互借鉴:这个旅博会是旅游商品展示的大平台,其中不少商品反映了国际化创意潮流,开启人们的思路,也是企业和商家开展业务合作交流的难得机会。
记者:我省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如何?在全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其他地方比有何优势?
傅迎春:我省旅游商品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从资源的角度看,有一些知名的传统工业,可以认为是旅游商品的基本支撑点。其产品构成有名烟、名酒、名茶、中药材、辣椒食品等等。有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这是潜力最大的增长点。如民族织品、苗绣、蜡画、蜡染、木雕、奇石、银饰品、手工纸、漆器等等,许多工艺实属独一无二,充满神奇和魅力。在民间有一批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人,也是我们发展旅游商品最有价值的资源和优势所在。
记者:这么说我们有许多人无我有的优势,那么我省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又如何?
傅迎春:从发展情况看,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通过“两赛一会”这样一个平台,再加上政府积极引导参加各种展会活动等,有效地调动起地方政府、商品企业和老百姓的积极性,旅游商品开发意识大为增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发展理念也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商品特色更加鲜明,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商品深度和广度都得到较好的拓展,赢得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上,越来越重视旅游商品要素和游览活动的嫁接,把参观、研修、体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制作,作为特色项目纳入旅游行程,比如以制作传统手工纸闻名的丹寨石桥,从几年前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村寨,发展到一年能接待三四万外国游客的乡村旅游点,靠的就是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游客到了这里,可以走村串寨亲身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亲身体验古法造纸的乐趣,还可以随意选购他们喜欢的手工纸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