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遗产名录,赫然列在其间的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古歌、刻道、布依族民歌、瑶族猴鼓舞、黔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安顺地戏、布依族八音坐唱、水族马尾绣、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共计62项101处,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到9成以上。全省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0项,市州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2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38项。共有三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名,首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3名。这些珍贵的遗产名录组成了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也位居前列。
2005年以来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可谓一场贵州文化的革命,一段贵州文化的意识提升和文化认同重要历程,迄今已成为一个响亮的贵州文化品牌。“多彩贵州主题文化活动全方位、大态势地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为以歌舞为突破口实现贵州文化崛起以及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资源和人才基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云说。
“多彩贵州文化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引导和推动的作用非常巨大,这源于政府的原动力。”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副教授禄佳妮认为,对文化的重视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尤其在我们的文化基础性研究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不宜急功近利搞旅游开发。如果缺乏这样的基础性研究,系列的文化产业如动漫、出版、影视等都缺乏基础,她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和加大投入,引导精英层学者的研究,提升民众对文化的参与和关注度。
“多彩贵州鲜明浓烈地表达了贵州文化,贵州文化需要再创新篇。”省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王路平说,多彩贵州注重娱乐文化,人类文化的核心还是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精英文化,以其解决人的价值观,寻找精神家园,灵魂的依托和生活的根据。“王阳明打上贵州文化的烙印,”6月25日,上海世博园意大利馆“城市与文化遗产:创新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传承研讨会”上,王路平受意大利政府邀请作阳明文化的专题发言。他说,“龙场悟道”的王阳明有很多大智慧,政府决策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展王阳明的国际性影响力。
“从多彩贵州、影视贵州到人文贵州、道德贵州、思想贵州。”贵阳学院副院长王晓昕提出“思想贵州”,建议文化贵州打造的几个阶段。他认为文化贵州集中在“文化的人”上,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了,才有文化贵州的历史缔造者和拥有者。“文化的力量来自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未经思考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王晓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