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躯壳
我们要去打动谁
为时12分钟的《多彩贵州》形象宣传片曾经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以绿色、白色、黑色、红色为主调,串起了一个神奇的贵州。人们从中看到,贵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旅游资源,蕴藏着异彩纷呈的人文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节庆活动最多的省份之一。与文化相交融了以后,贵州旅游的外表躯壳渐渐丰满。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用文化去宣传贵州旅游?要用文化来打动谁?从经济角度来讲,宣传要讲究有效传播。
2009年,“感知多彩贵州”旅游文化系列推介活动覆盖全国34个城市,用各种促销方式让上万名旅行商和媒体记者记住和喜欢上贵州。通过他们的二次传播,宣传推介收到明显的市场效果,入黔游客迅速增长,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05.23亿元。
2010年,贵州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周边地区为重点目标市场,向对方的旅游企业推出“贵阳避暑季”、“梵净山文化旅游节”等61项的旅游文化活动和产品,并与中青旅、春秋国旅、广之旅合作,在三大市场终端营销上取得实质进展,全年旅游收入轻松跨过千亿元大关。
事实证明,旅游宣传率先打动旅游从业人士,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旅行企业,贵州旅游将打动的是市场终极目标——游客。当对旅游企业的宣传已经成熟,贵州开始直接面向游客全面撒网。
2010年11月份,贵州11家景区以及41家旅行社的近百人,开着浩浩荡荡的旅游大篷车,走进成都、重庆、昆明、长沙四个城市的中心广场,热邀当地市民到贵州旅游。参加的企业之多、宣传的游客之广,使此次旅游促销成贵州走出去规模最浩大的一次市场营销行为。
为了吸引外地市民眼球,苗族少女翩翩起舞,侗族姑娘哼唱着侗族大歌,几乎是一瞬间,贵州就用少数民族文化歌舞引来数千市民围观。
为进一步勾起外地市民旅游的愿望,贵州导游立即为大家呈现了一张关于贵州文化旅游的线路图:向东走,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俗,向西走,可游遍贵州的自然人文风光,向北走,红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
不同的线路,不同的旅游文化,让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文多彩的贵州。
更让人心动的是,在贵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里,黄果树将成为国家旅游度假公园,镇远古城成为历史文化度假城,梵净山成为佛教文化度假区。整个贵州将被打造成多彩文化旅游目的地。
当旅游背上文化的躯壳,打动了所有游客的心,贵州旅游将迎来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