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旁人潮涌动,十里河滩游人如织……金秋十月,节日的气氛弥漫在筑城的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贵阳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日子好了,贵阳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外出旅游渐成生活常态,连周边省份的商人也来贵阳“凑热闹”,不仅仅是来旅游,更是到拥有后发赶超优势、发展得越来越好的贵阳寻觅商机……
民生保障给力,出境旅游不再是梦想
昨天上午10点,贵阳龙洞堡机场t1航站楼,家住花溪区的张宗飞和家人正在候机,几个小时后,他们将抵达泰国曼谷开始出境之旅。
张宗飞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医生。随着生活的安定和富足,出游成了张宗飞和老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搁在以前,多半是带着家人去近郊的公园逛逛。”张宗飞说,以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条件也差,基本上没想过旅游的事情。现在女儿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每月有7000多元收入,老两口每个月都有退休金,还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生活很惬意。
黄果树瀑布、西江苗寨、梵净山……“黔中游”走得差不多后,张宗飞和老伴决定走得更远些。后来,云南、四川、南京等地的旅游景点,都留下了老两口的足迹。
趁着国庆节,张宗飞和老伴办好了签证,决定带着家人一起去东南亚旅游。“曼谷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第一天寻访古寺,第二天逛特色集市,最后一天给亲戚朋友选一些当地的特产。”张宗飞开心地聊起了自己的出游计划。
“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我们这个城市的发展,也和我们的惠民措施分不开。现在保障体系很完善,生病了可以报销一大半,家里基本不用太操心。所以才寻思着多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张宗飞说。
发展势头喜人,外地客商来筑觅商机
“开得累了,下来歇口气,幸好今天来的方向不算堵。”昨天中午,来自重庆城区的汪伟一家三口过了贵阳北收费站后,把车停在出口处稍作休息。从早上8点多出门,在久长服务区吃过中饭,终于就要进入贵阳主城区,他们已经没了之前赶路时的紧张。
汪伟年近不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靠着多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的老总。这次来贵州,汪伟一方面是带着妻儿游山玩水,另一方面也是想会会自己在贵阳的老同学。
“毕业那么多年,没有断过联系,但也是难得相聚。”汪伟说,大学一个特别要好的贵阳同学回乡后也干出了一番事业。老同学告诉他,贵阳与中关村开展合作,又准备建设京东电商产业园。他觉得贵阳非常有发展潜力,这次不仅要叙旧,还要考虑合作。汪伟还觉得,已经开建的渝黔高铁通车后,两座城市96分钟的时空距离可以让很多资源得到共享,所以他的谋划是有充足理由的。
“假期还是假期,要是都忙工作,老婆孩子肯定不答应噻。”汪伟笑着说,他会先在贵阳转一转,看一看基础设施条件,然后去趟花溪公园,再自驾去西江苗寨、镇远游玩。
有了稳定收入,村民出游渐成新时尚
昨日,家住花溪区翁岩村的刘林正和妻子准备出去旅游的用品。“现在收入稳定了,我也赶个时髦,准备带老婆去趟成都。”刘林憨笑着说。
回到翁岩村之前,刘林一直在外省打工。“当时一个月也就能攒1000多块钱,孩子上学、家里开销都要靠自己,哪里还有心思去旅游,就是想去也没钱啊。”刘林说。
近年来,随着小孟工业园的建设,翁岩村的土地被征用。2012年3月,翁岩村注册成立贵阳源众益服务有限公司,村集体控股51%,村民入股占49%。随后,公司投资1000万元入股建设园区标准厂房。目前,该公司已建好的4000平方米标准厂房,80%已签订租赁合同。
“我入股15万元,每年的分红就能赶上打工一年的收入了。”刘林说,这几年,贵阳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小孟工业园的建设,让他们得了实惠。他还在园区一家企业找了工作,年收入18000元左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