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赶超:贵州旅游的完美注释
贵州旅游业的崛起,使贵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一亮:一个山清水秀、适合人居的现代贵州,正在浮出水面。
机制统领,推动了战略体系设计的出台。
在连续几届贵州省委政府出台文件科学规划和指导旅游发展的同时,各地也相继制定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机制统领,推动了高层决策的科学贯彻。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
国家旅游局把贵州作为一个旅游业后发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引导贵州进一步摆正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从战略层面支持贵州旅游业发展。2006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局领导连续八年参加贵州旅发大会,助推贵州旅游业发展。
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围绕国发2号文件制定的发展目标,2012年,贵州省编制完成了《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顶层设计更加清晰。
机制统领,推动了发展瓶颈的破解。
交通一直是旅游发展的瓶颈。目前,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3年会战的推进,以贵阳为中心7小时高铁圈的形成,“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的构建,贵州旅游“大交通”难题将得到解决。在未来的三到五年,贵州旅游的潜力将会爆发式释放。
机制统领,推动了贵州旅游的不断升级。
从2013年起,贵州把重点打造“5个100工程”作为发展平台。同年5月,贵州省召开了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省长陈敏尔在会上提出,要充分认识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阔眼界、开拓思路,跳出景区看景区,跳出景区发展景区,重中之重地打造一些大景区、高水平的景区,要在大规划推进的前提下,突出100个重点景区建设提升。这种集约式推进、超常规发展的方式,将推动100个旅游景区的升级,贵州旅游的资源优势将更加彰显。
正是有了机制统领,贵州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和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崭新样本。
有了贵州旅游的完美注释,今后20年,云贵川在中国旅游版图上将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高地,创造世界旅游格局中“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