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素有“侗歌窝”美誉的贵州从江县小黄村,“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专场音乐会总监王德文,创作组组长杨小辛等音乐人召集村子里的男女老幼,好似“传歌节”进行侗族大歌比赛似的,人人都将会唱的侗歌轮番表演。这仅是即将启幕的“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专场音乐会筹备之中的一个场景。今年,贵州将举办“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活动,一方面立足贵州,扛起原生态文化这面大旗,另一方面超越贵州,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努力把贵州打造成为全球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的研究、交流、展示中心。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意发展高度重视。计划从2014年起,用5年时间,以原生态文化为根,进一步发挥“多彩贵州”主题文化活动整合资源、彰显特色的优势,精心谋划开展“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活动,打造国际品牌,推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文化产品、文化人才和理论成果,推动贵州原生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贵州有着独特的高原山地地貌,现有49个少数民族,包括苗族、布依族、瑶族、土家族、壮族,以及满族等,人口数量超过1300万,约占全省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七。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贵州新发现超过一万处文物古迹和新型文化遗产。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贵州率先探索实践的博物馆乡村化道路,让贵州较为完好地保护住了原生态文化这一根脉,一直被各界传为佳话。
“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活动,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意发展、突出重点与面上拓展、发挥优势与整合资源相结合,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开展,把握节奏、推向高潮”的思路,突出原生态民族音乐主题,按主体活动、配套活动、联动活动三个层面,4月启动,5月至7月酝酿造势、逐步铺垫、营造氛围、强化传播,最终在7月将“多彩贵州”国际原生态文化大汇推向高潮,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相呼应,达到“主流认同、国际参与、国际传播”的效果。
穿过蜿蜒的盘山公路,在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石龙村的茂密森林里,“隐藏”着一个世居的布依山寨白岩寨。和所有热情的布依村寨一样,在寨子门口会有一排身穿布依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堵”住门口,唱着布依的迎宾曲,端着进门酒,“为难”远道而来的客人。但跟其他布依村寨又有点不同,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他们,个个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