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歌声声》同时也是2014“爽爽贵阳·原生态音乐之夏”的开场节目。
昨晚8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原生态音诗《侗歌声声》在贵阳生态会展中心1号馆进行最后一次彩排。今天晚上,《侗歌声声》将亮相生态年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将引起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关注。
2009年,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她这样的评价:“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德文昨天在媒体吹风会上介绍,《侗歌声声》共有116名歌手,他们中80%是来自黔东南州高登乡小黄村和榕江县宰荡村的村民,其中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只有7岁。主创人员着力在侗族大歌的“传”字上下功夫,特别安排了祖孙三代人同唱大歌,59岁的“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胡官美,与女儿杨秀珠、孙女杨明慧三代人将唱起天籁之音《人要学歌才快乐》。 67岁的牛腿琴歌传承人杨秀森,生长在榕江县宰荡村,从小跟父亲学唱牛腿琴歌,50多年来,会唱200多首歌,也教会了很多后生。
王德文说,《侗歌声声》亮相生态年会,将引起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更广泛关注。今后,贵州行政村每年将举行一次歌唱大赛,由当地歌师自己当评委;省文化厅每年还将拿出1000万元,评选100个侗族大歌示范村;对基层传授侗歌的老人,授予省级优秀传承人称号;同时,在贵州大学、民族学、师范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增设侗族大歌本科班,职业学校纳入教学内容,鼓励年轻人学唱侗族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