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产业被称作是21世纪城市的“黄金产业”,其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同时它又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兴起。红华新天地以“打造花鸟古玩市场精品,构建情趣生活样板”的开发理念,以独具民族风格的典雅建筑元素,以民俗民风、市井文化为内核,以商业经营为设计需求,志在把民俗文化大观园打造为最好的休闲、旅游、文化、购物市场。
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地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贵圈层,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成都的宽窄巷子……正如这些文贵圈层一样,贵阳的红华新天地民俗文化大观园,未来既是文化地标,也是文贵圈层,更是掘金贵州民俗文化休闲产业的财富导向。
1.民俗文化休闲集市成创富新样本
我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聚居着17个少数民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纷繁多彩,地域习俗特别,历来被称为民族工艺、古玩字画的聚宝盆,有着国内其他市场所缺少的独特民俗文化藏品资源。
在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中,人们在直接得到恢复性的精神需求满足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形成了一个与休闲相关的庞大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起支撑和灵魂作用的实际上是一种休闲文化,它的本质是指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缩小,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多,有效的休闲需求不断增加;由于关注精神文化层面享受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加,也使得文化休闲产业成为财富产业。当休闲文化产业遇上地道的民俗风情,红华新天地民俗文化大观园应运而生。
红华新天地项目负责人朱海涛介绍说,正是随着贵阳“疏老城,建新城”的城市变迁,贵州花鸟、民俗文化市场亟需新的消费场所,红华新天地从12大产业商圈之中合理规划出专门商区,承担了贵州民俗文化生意场,联合相关产业行会,打造民俗文化大集市。
“红华新天地民俗文化大观园既是一个可供市民游览的民俗文化村,又是一个花鸟虫鱼、古玩字画的休闲文化集市。”朱海涛说,民俗文化大观园建筑风格从贵州少数民族民居中汲取灵感,在古色古香中呈现本土的民俗风情。从水族渔具区、红木家具区、茶具茶艺区、古玩字画区、民族工艺品区、宠物花鸟区、交流休闲区等8个功能区,建筑功能区别于普通花鸟市场,重点突出文化交流、休闲赏玩、行业沙龙等交互的高端平台。
朱海涛表示,这些具有贵州民俗建筑、民俗服饰、民俗工艺品、民俗歌舞、民俗饮食等街区集市,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文化产业,必将成为促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将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朱海涛表示,“很多人会觉得这里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花鸟市场,但是这里不只是花鸟、古玩的集贸市场和经营场所,这里将集合展示民俗文化、特色小吃、华年消费、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将被打造成为城市的文化大观园、贵州的文化休闲胜地以及展示城市民俗文化的符号所在。”
商业文化无历史、民族底蕴则无内涵,民族文化无商业生机则难发展。红华新天地民俗文化大观园商铺仿古民居风格建筑的特色,配备完备的硬件设施,完全满足现代商业需求,必将成为贵阳时尚现代商业的新版块,民俗文化休闲集市的创富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