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民族服饰、独特的民间饮食、古朴的音乐舞蹈、神秘的地戏傩戏,是贵州民俗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贵州居民留下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村落文化景观,村落里诗性、散漫、不拘的文化存在,不经意就进入了当下的生活,影响着贵州人生活的态度和看世界的角度。
红华新天地新推组团民俗文化大观园,打造贵州首个民俗文化休闲市集,就如一个汇聚贵州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民族文化村,让众多生活在城里的人或外地游客无须走进每个民族村落,就能一游览尽贵州民俗民居文化的万种风情。
1.贵州民俗民间文化浩如烟海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我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民族 自 治 地 方 占 全 省 总 面 积 的55.4%。各具鲜明特点的民族习俗,构成了丰富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可谓浩如烟海。
贵州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民族舞蹈有芦笙舞、狮子舞、木鼓舞、踩鼓舞、斗角舞、铜鼓舞、板凳舞、龙舞等,极具个性和特色;在歌唱方面,有飞歌、古歌、大歌、情歌、酒歌、山歌等,内容极为丰富。
同时,我省也是“民族服饰王国”,全省少数民族服饰、银饰就有几百个种类和样式。有以刺绣、编织为主的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有以轻便、单薄为特色的侗族服装;有以蜡染为主的镇宁、关岭一带的布依族服饰;有以挑花为主的花溪、惠水一带苗族服装等。
近年来,由村落文化荡漾开来的贵州区域文化发现和识别高潮迭起,从早已有之的黔东南苗侗文化、夜郎乌蒙文化到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水西文化、水东文化等。各地的区域文化特色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下政府宏大叙事下,正以开阔的胸襟走出贵州,唱响全球。
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这也必然导致其建筑风格的不同。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不同时期的人文艺术特点。苗族民居吊脚楼、侗族民居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鼓楼、安顺布依族民居石板房等,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成为具有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一种视觉元素。
我省少数民族建筑融合了大量的一些人文艺术元素,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等。如在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贵州还是“千节之省”,一年365天,全省就有大小传统节日、集会1400多个(处)。传统的民族服饰,独特的节日饮食,古朴的音乐舞蹈,虔诚的祖宗祭祀,神秘的地戏、傩戏,几乎都要在节日、集会中呈现出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集会堪称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博览会。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表明,贵州有一万多处文物新发现,涉及6大类,其中新发现的许多文化遗产更是显示了贵州多元文化的特点,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贵州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需要保护的生态文化圈”之一。贵州传统农业文化景观包含的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文化要素,成为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