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德国波恩举行,预计将有191个国家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大会将审议38个提名项目,我国今年提交的是“中国土司遗产”。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湖北、贵州、湖南三省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遗址,共同联合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三处遗址分布于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区,是现存具有大型规模、完整格局、丰富遗存的土司城遗址。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目前,三个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在6月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并给出了“推荐列入”的建议。
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司王国历经元、明、清三朝,盛行数百年。在明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整个过程中,仅湖北的土司城在元代曾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
土司地域多数是少数民族,历代中央王朝为强化管理,从唐宋时期,就采取怀柔政策,推行设衙羁縻制度,也就是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从元朝开始,施行“以夷制夷”,“以蛮治蛮”的土司制度,明朝朱元璋时,规定土司“可承袭,拥生杀,需朝贡,供征调”。这些散落在西南苍山碧水间的古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人民超人的智慧和技艺的见证,也是先进民族文化和融洽民族关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