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贵州的4A级以上景区从18家增至61家,而旅行社更是遍地开花,对于胃口容易“喜新厌旧”的游客而言,景点越多选择面越广。
4A景区猛增
“十二五”以来,全省5A级景区从2家增至4家,4A级以上景区从18家增至61家。
省旅游局相关人士认为,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要成为国家4A级景区,对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及智慧旅游等均有要求,4A级景区的增加,对整个贵州旅游市场而言,在影响力、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上均有提升。
除了4A景区,新景区也层出不穷,可供游客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2013年以来,贵州各地先后推出了瓮安千年古邑、凯里云谷田园、白云蓬莱仙界等157个新景区、新项目。景区当中,有80个景区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实现互融互连互通。
据悉,贵州省力争2020年全省4A级旅游景区达到100个左右,形成多样化、特色化与品牌化的产品体系。
千余村寨发展乡村游
据统计,全省有1630个村寨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其中,517个村寨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20个。
相关人士认为,乡村游火爆与游客热衷自驾游有关。以贵阳市为例,2011年至2014年全市累计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34亿人次,实现综合乡村旅游收入228.73亿元,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据统计,2014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550亿元,带动社会就业234万人,受益人数超过470万人。
356家旅行社遍地
“十二五”以来,旅行社从260家增至356家,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
另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星级酒店增至349家,旅游客运车辆增至1500余辆,持证导游突破1.2万人,但这三项增幅并不明显,故未提出对比。
据悉,“十二五”前4年,我省旅游业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长,预计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可实现3.6亿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可达3500亿元左右,分别是2010年的2.79倍和3.3倍,旅游业主要指标综合排位列全国15位。
2014年全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78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8.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增至18%左右,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10.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