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安新区通过对直管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道路两边的土地全部退耕……
按照宜林则林、宜湖则湖、宜草则草的原则,实施万亩樱花、万亩葡萄、万亩茶园、万亩牧场、万亩经果林、万亩水稻的“六万工程”……
“万亩樱花”将再扩大种植面积,对樱花园进行升级打造,采取PPP模式,实施玲珑水乡·樱花风景区建设,结合加快万水千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形成新区旅游品牌,带动滨湖区域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巩固脱贫致富奔小康……
“万亩葡萄”通过推动更新现有葡萄品种,推行绿色栽培,举办葡萄节,引进酒庄,延长产业链,配套乡村旅游,发展休闲体验农业……
“万亩茶园”通过巩固原有羊艾茶园和平坝茶园,利用党武古茶树和马场四村资源基础,扩展种植规模,提升加工品质,打造品牌农业……
“万亩牧场”主要面向马场镇南部五个贫困村,打造万亩智慧牧场,首期2000亩,立足“三转三集中”和“三带三提升”的发展模式,计划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牧草万亩,带动1200人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实现群众与项目共同发展,凸显旅游产业扶贫脱贫带动示范作用……
“万亩经果林”主要是把林业种出产业,把平面种植变成立体利用,为新区绿化贡献森林覆盖率,又为美丽乡村贡献环境……
“万亩水稻”是环高峰农旅产业带主要产业,通过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开展订单农业以贵安山禾品牌带动形成品牌产品……
上世纪90年代,贵安新区王家院村的村民都是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包谷等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村民年收入也仅有1000余元……
进入21世纪,王家院村开始发展葡萄产业……
自贵安新区成立来,王家院村的葡萄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辐射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形成了产业化效益……
如今,王家院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5万元,收入翻了15倍……
提起当初为何要种葡萄?
“那时候我们家很穷啊,每天都在为了温饱发愁。”谈起10多年前的生活,村民孙贵川这个汉子有些哽咽。
上世纪90年代末,迫于生活,孙贵川常常到平坝农场批发一些葡萄四处贩卖,既辛苦收入也微薄……
孙贵川思来想去,想到附近的平坝农场都能种植葡萄,为啥我们这里就不能呢?
说干就干!1998年,孙贵川“孤注一掷”一口气就种了3亩葡萄……
葡萄种下去了,但要三年才能挂果有收成。
这三年的时间,孙贵川经常被人议论,当作反面例子……
2001年,孙贵川的葡萄挂果成熟。他带着妻子挑着葡萄到贵阳、清镇、平坝等地去卖,一天能挣了400多元。
当年,孙贵川一家光卖葡萄,年收入就达到1.8万元,成为当时王家院村有名的“万元户”。孙贵川还在当年就盖起了一层平房,搬离了破旧的石板房。
于是,就有村民们开始效仿他种葡萄。那年,王家院村有10户人家开始种葡萄……
孙贵川也不断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到2012年,孙贵川一家的年收入已达8万多元。于是,房子加盖了第二层,成为二层小楼房……
“越离不开传统种植,就越难发展。”村支书李斌说。
原来农户的土地都用来种植包谷、水稻、油菜……
一亩包谷一年的收入也仅仅只有700-800元,收入少让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其他的了……
如今,孙贵川家种的葡萄,每到收获季节,一天要安排12个人采摘,需要半个月才能摘完。
今年的8月24日,孙贵川单天的葡萄销售收入已达2000元……
现在的孙贵川,种植葡萄面积已达13亩,家里还开起了小卖部,一年的收入就达10万元。有着20多年种植葡萄经验的他,还当起了一些村民的技术顾问,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当天,村民张仲斌挽起袖子,穿梭在葡萄园里,摘下一串串葡萄放进筐里。“当天,我摘了100多斤葡萄,已经全部卖完,共计收入500多元。”张仲斌说,有人打电话给我,说要100多,,隔天来取。此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样在王家院村,同样是葡萄大户,村民张仲斌比孙贵川种植葡萄的经历还要早上十年。
“1989年,村里能够接受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广播,也是因为这个广播,为我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张仲斌说,他在某一天听到广播里说,种植葡萄比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的效益要好。一条意外的广播信息,张仲斌却记在了心里。
作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
张仲斌希望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当他把种葡萄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老人说:“你把田地都种葡萄了,以后我们怎么吃饭,能解决温饱吗?难道一天就吃葡萄吗?”但张仲斌思前想后,依然决心种葡萄。
张仲斌把从舅舅家借来的800元钱全部投入,一口气种了3亩葡萄,父母气得三年不理他。“当,,这笔钱的数目不小啊!”
“三年时间一晃就到,当年种下的葡萄挂果了,一斤就能卖到3元钱,收益还不错。”
张仲斌说,到了第四年,父母也主动来帮忙打理葡萄园。如今,张仲斌种植的葡萄面积已达20余亩,年收入超10万元。
李斌说,种植葡萄,三年挂果,一亩一年就收入1万多元;六年丰产期,一亩一年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一年卖10多万元的农户占村里的大部分。
村里有的人种植葡萄发财了,还带着家人到香港、北京、海南等地旅游。
贵安新区设立以后,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出台,王家院村的葡萄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王家院村800多户村民,90%的都已种上了葡萄,全村的葡萄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人均收入也达到了1.5万元,相比2013年前的8000多元翻了近一倍……
为改变分散的种植局面,提升群众的增收致富能力,早在几年前,王家院村就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抱团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王家院村已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全程技术指导、规范田间管理、产品统一销售等举措,实现葡萄种植标准化,村民增收常态化,形成集体合力发展葡萄产业。
当天,孙贵川刚刚给平坝农场的客户送去200斤葡萄,这一次,他不是用背篼,而是用三轮车送去的。“比起以前,我们把葡萄运输出去方便多了。”
王家院村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变化始于2014年,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专项民生资金并动员全村村民投工投力,截至目前,已修好机耕道30多公里,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加上新区“七横四纵”路网的形成,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与葡萄的“出村”。
“以前,村里的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村民就只能穿上胶鞋,挽起裤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路或上山干活。田间地头无机耕道,更别说基础设施建设了。”李斌感叹地说道。
当年,孙贵川的葡萄挂果成熟之后,他带着家人从坡上一背篼一背篼地背回来,弄得全身上下都是泥,然后还需要换身衣服才能挑出去买。“整个过程全部用人工,一天下来,肩膀酸得很啊!”
张仲斌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我家葡萄熟了,有亲戚来到我家,家里人叫他们尽管去摘葡萄吃,却没有一人愿意去。”张仲斌说,不是亲戚不愿去,而是路太烂,太滑了。
路不好,就是有好的葡萄,也面临着亲戚“嫌弃”的境遇。王家院村的葡萄产业像是被贴上了“走不出去”的标签。
李斌说,当年,采摘下来的葡萄没有人来收,还得自己用箩筐挑着,坐班车拉到贵阳、安顺去卖。
如今的王家院村,每到葡萄成熟时,都有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观赏和采摘。
“每天大约有400人聚集王家院村,游玩或采摘葡萄。”
李斌说,游客开车不仅能开到村里,更能开到葡萄园里。
近几年来,村里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种植水晶葡萄为突破口,采取典型示范、科技培训、举办葡萄节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葡萄产业的大发展。
“以前,我们的葡萄是自己挑出去卖。如今,是客户过来直接用车拉走。”孙贵川说。
“我们的葡萄除了销往贵阳、安顺等周边地区,还销售到重庆、湖南等省外地区。”李斌说。
为充分发挥王家院村的葡萄产业优势,帮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贵安新区在继续扶持王家院村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升级版的休闲观光农业。
今年,新区启动了王家院村1400米长的葡萄庄园街建设,这是王家院村在被纳入美丽乡村重点建设后的一个重要项目。项目将推动当地葡萄销售、带动旅游业发展,预计将在今年底完工……
李斌说:
“王家院村的葡萄产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将大力推广“避雨栽培”,同时改善技术、加强培训、选好品种,在上级的指导下,带领村民更好地发展王家院村的葡萄产业,让农户增收致富,早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