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贵阳召开2019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厅长张玉广总结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对 2019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发布了2018年贵州文化和旅游热词 ——“井喷、优惠、申遗、避暑、生态旅游、满意旅游、寻亲之旅、正安吉他、文旅融合、锦鸡舞、傩面、痛客、花海”等,呈现去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全貌,为展望2019年的新趋势、新动向提供了参考。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2018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围绕“文化、旅游、申遗”十件实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朝着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世界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稳步推进。全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实现受益增收。
2018年,一是省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根据中央批准的贵州省机构改革方案,原省文化厅和原省旅游发展改革委合并成立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8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合署办公,12月17日印发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定”方案,2019年1月18日完成内部人员调整,正式按照新的职能职责开展相关工作,成为贵州省完成机构改革的第一家,为全省整体性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征程;
二是艺术生产亮点频现。精彩推出新创剧目等现实题材精品力作,完成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子活动精彩纷呈,搭建起文艺精品展示的平台;
三是完善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运用,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四是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通过大力推进100个精品景区建设,赤水河谷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了零的突破,梵净山旅游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国家4A级景区1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新建10个高端温泉旅游项目,一批精品旅游业态投入使用,旅游产品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
张玉广厅长发布新闻
五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启动“百千万”文化建设工程,“多彩贵州文化云”成功上线。全省建成旅游厕所1209座,完成省民生实事旅游厕所目标任务的151.12%,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80%,景区停车场、标识标牌配套逐步完善,打造96972贵州文化旅游服务热线平台、推出“云游贵州”APP、“行游贵州”微信小程序,有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脱贫攻坚更加有力。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0处,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程35项,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获全国优秀,39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遵义市获得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试点单位之一;
七是拓展交流合作,多彩贵州文化软实力逐步彰显;
八是创新宣传营销,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日趋合理。打通北向通道,建立南下联盟,拓展陕西、甘肃、湖北等国内新兴客源市场。成功举办第13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壮大“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优化客源结构;九是优化监管服务,市场管理和服务保障稳步提升,游客满意度显著上升。
2019年的发展目标:推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建设世界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确保旅游总收入和入黔游客分别增长30%以上,保持旅游持续井喷式发展势头。(一)抓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引领;(二)抓机构改革融合,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抓艺术精品创作,唱响时代主旋律;(四)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培育产业新增长极;(五)抓文旅品牌创建,强化精品示范引领带动;(六)抓产业链培育,丰富中高端产品供给;(七)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丰富性便利性;(八)抓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九)抓文化旅游扶贫,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十)抓行业监管服务,营造健康有序发展环境;(十一)抓对外交流合作,培育壮大入黔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