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梵净山面积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1567-1588年,明政府镇压梵净山以东的“腊尔山苗族大起义”后,在该地区开始修建“南方长城”,并对被破坏的梵净山佛教进行第一次重建:除重修西岩古寺、天马古寺外,另据(道光)《印江县志》载,又新建孝慈寺、天庆寺、天池寺;此外还修复了梵净山老金顶的金顶古茶殿,以及新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等,同时拓宽天池寺-薄刀岭-剪刀峡-金顶古茶殿-新金顶释迦殿、弥勒殿的西朝山大道。
1573年,金顶《院道碑》详细记载印江知县雷学皋重建情况。
1599年,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祸及梵净。1618年,梵净高僧妙玄和尚奏请明神宗重建梵净。
此次重建五寺六殿:承恩寺、天池寺、三清殿、释迦殿、通明殿等,《敕赐碑》立于通明殿旁,成为梵净山“镇山之碑”。此次重建,使梵净山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脚庵,环山四大古寺”的格局。各寺厘定寺产,招纳僧户,修藏经塔。梵净山因惠沾皇恩,遂名震宇内,香火盛极一时!
1563-1620年、1654-1722年,两次敕封梵净山,要求官府保护梵净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48大脚庵”,清末又设“都司衙门”加以保护。
1654-1722年,梵净山重新敕封并重建,皇庵天池寺被敕名为“护国寺”,成为梵净山最大寺庙。
梵净山佛教重新鼎盛,与西南佛教名山峨眉山、鸡足山成三足鼎立之势。
康乾之世,梵净山除扩建明代“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外,另将“六大脚庵”增建至“四十八大脚庵”。
1795年,松桃苗民首领石柳邓与湘西吴八月进行“乾嘉起义”,石柳邓死后,义军余部在梵净山地区坚持达12年之久。
道光年间,梵净山第四次重建:改接引殿为天恩寺(1822年),改通明殿为报恩寺(1832年)。又扩建孝慈寺(1832年),重塑金顶弥勒、观音铜佛像等……
1855年,贵州爆发“咸同大起义”,铜仁“红号军”首领赵子隆在梵净山三角庄建立根据地。
1875年,太平天国军余部刘胜扮清军,持枪入山,赶杀僧尼,四处劫掠。
1880年,梵净山环山五属团练合编为“松桃协左营练军”,新任贵州巡抚岑毓英亲往率军督剿刘胜。
1881年肃清刘胜。
镇压“红号军”及刘胜后,梵净山遭到严重破坏,满目疮痍。为加强防范,巡抚岑毓英奏请于皇庵护国寺建“都司衙门”,称“护国营署”,对梵净山实行长达30年的军管。“两县一都司”的设立与调整,有效防止祸乱再起,保证了梵净山正常的朝拜活动。
1881年起,在严密军管下,岑毓英令隆参和尚主持重建梵净。皇庵承恩寺重修一新,寺内供奉云贵总督岑毓英“长生福禄牌位”一方。1896年前后,梵净山第五次重建结束……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脚到山顶落差达2000米),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也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
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出露的中元古宇梵净山群,是陆向裂谷盆地-红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积岩系;
山麓和山顶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动陆缘碎屑沉积。
梵净山地区因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14.7℃,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年无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都集中在5-10月份,相对湿度平均达80%。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
日前,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今年初评选出的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中,贵州梵净山位列第三,成中国唯一入选的景区。
据了解,此次评选的全球最值得到访旅游目的分为城市、自然、文化和探索四个类别,各类别选出7个目的地。在总体推介中,贵州梵净山位列第三位,在“自然”类别中居首。
其他入选的旅游目的地还包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秘鲁的树冠走廊、新西兰的坎特伯雷、越南的黄连山等……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攀登云海”角度对梵净山进行了推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推介词中写道,“梵净山是中国最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之一,非常值得一游。这是一个佛教圣地(曾经有48座寺庙),登山者可以欣赏各种奇特造型的山石和云海之上武陵山脉壮观景象。
红云金顶高达7664英尺,徒步需要攀登陡峭的台阶上去,两座寺庙顶上的山峰由一座桥连接起来。你也可以不步行攀登而乘坐登顶缆车,但是徒步旅行可以近距离观察梵净山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包括一些珍稀的地方物种,比如黔金丝猴。”
神秘感十足的梵净山耸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保护区面积4.28万公顷,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