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贫穷落后”、“黔驴技穷”、“夜郎自大”是贵州多年来被外界贴的标签。
“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为贵州说过一句客观、公道的话,却也道出了贵州人的无奈与心酸。
1978年,贵州公路通车里程仅为3.06万公里。
2017年底,全省通车里程达到19.4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6.3倍。
1978年,贵州通航里程为2802公里,航道等级低。
至2017年底,全省通航里程达3664公里,较1978年增加862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达740公里,位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改写了贵州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
1978年,贵州桥梁数量仅为2932座。截至2017年底,全省拥有桥梁21509座,数量为1978年的43倍。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80多座在中国,其中有40多座就在贵州;《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实录》收录100座特大峡谷桥,有一半在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经过40年的努力,放眼贵州大地,一幅波澜壮阔的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县县通达、高速铁路风驰电掣、民航展翅飞出新高,乌江水道全线通航。曾经单一、匮乏的贵州交通运输正在立体化、快捷化、多元化。
不仅如此,2015年,贵州还成为了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为数不多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7年,实现村村通客运,成为全国第10个实现村村通客运的省份,被交通运输部誉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典范。
大交通凸显大区位。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贵州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力支持贵州交通建设。
通过“一张蓝图干到底”,贵州初步形成“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内捷外畅、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向东打通连接长三角的高速通道,向西建成通向东盟的国际高速大通道,向南通过高速通道融入珠三角、北部湾,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接,向北实现了与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速连接,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交通引领大产业。
目前,贵州省5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全省规划的5个1000亿元产业园区、10个200亿元产业园区、20个100亿元产业园区,以及70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效连接。
随着交通运输瓶颈的突破,贵州开始具备把土生土长的“山珍”运向全国乃至海外的物流条件,全省各地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正逢其时。
大交通助力大开放。
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目前,贵州已引入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修正等一大批500强企业入驻。借助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贵州打开山门连接内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盘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贵州经济“任督二脉”再次被打通,迸发无限生机。
大交通促进大旅游。
交通是旅游的命脉,随着立体化、全域化交通体系形成,特别是高铁开通,实现县县通高速,贵州真正进入“高速时代”。如今,贵州省所有的5A级和主要的3A、4A级以上景区可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系统。大交通为“十三五”贵州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铺好通衢大道。“十三五”以来,全省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井喷式增长。
大交通助推大扶贫。
高速公路、铁路“主动脉”和普通公路“毛细血管”的加快形成,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的交通结构。
贵州的很多贫困地区一下子从经济的最边沿转变为发展的最前沿,从地理的“边卡吊”变为区位的中轴线,让更多老百姓共享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大交通推动大物流。
公路通,运输兴,随着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货物运输效率显著提升,物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明显下降,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7年,贵州全年完成货运量8.92亿吨、货物周转量1008.58亿吨公里,全省共有货运经营业户12.97万户,营运货车18.59万辆,总吨位98.02万吨。
大交通支撑大数据。
“十二五”时期,依托“云上贵州”平台的建设,“智能交通云”以优势聚资源,以应用带发展,率先成为贵州“7朵云”中的示范性典型代表和“排头兵”,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交通行业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
大交通激活大城镇。
贵州省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的实现,高铁经济带的形成,把地理上“孤立”的城市连成城市群,形成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的同时,也形成了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缩短城市之间、城镇之间时空距离,推进贵州山地特色的串珠式、组团式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
大交通带动大投资。
数据显示,近几年交通对GDP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增长速度较快。仅“十二五”以来至2017年底,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7581亿元,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仅高速公路投资就直接拉动GDP增长2.3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61万个,消耗钢材1440万吨、水泥8688万吨,为贵州在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交通改善大民生。
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为老百姓出行、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在打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主动脉”的同时,努力打通交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用通畅的“毛细血管”将“主动脉”的快捷性传递到城市和乡村,县城公交、村级客运、便民码头、渡口、“溜索改桥”等项目顺利推进,让老百姓共享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小省办大交通”的发展历程是贵州改革开放的缩影和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发展,贵州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逐步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贵州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走向开放、富裕、文明的历史巨变,曾经的茶马古道变成了今天的中国大数据中心。
大交通不断释放大活力,彰显大效应。据“贵州省2018年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贵州省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连续30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位。
四十载沧海巨变,四十载跨越发展。改革开放40年,贵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贵州速度”“贵州奇迹”。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贵州真的好行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