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乡村产业振兴的“务川实践”

贵州省民宗委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务川助推脱贫攻坚效果明显。

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社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新貌。

    自2015年12月定点帮扶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来,省民宗委不断强化责任落实,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加大资金倾斜,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三年来,按照资金有效利用、利益联结群众的原则,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126万元,实施项目144个。

    依托产业“造血”帮扶,务川乡村逐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的华丽转变,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贵州境内18个县(区、市)退出贫困县序列,务川自治县名列其中。

    四月中旬,记者走进务川自治县大山深处的三个村,探访省民宗委帮扶务川农村产业发展助推脱贫致富的“秘诀”。

    回龙:调优结构产业兴。

    春耕时节农事忙。砚山镇回龙村云麻铺组的李子基地内,60岁的村民组长田仁昌正带领村民们一道在空地行间忙着铺盖地膜,在他们的身后,漫山遍野的青脆李苍苍翠翠,迎风招展。

    “辣椒苗已经育好了,只等地膜铺好后就开始栽种。”田仁昌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抢种辣椒等经济作物的时节,目前,他和村里的几位村民已经连续在基地务工20多天,每天收入80元。

    “以前的土地主要是种植玉米,只够喂猪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哪里比得上现在套种经济作物。”回龙村属新阶段扶贫开发三类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33.3%。让田仁昌没有想到的是,才短短几年,“村里产业就逐渐增多了,除了土地入股分红,我每年光是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就在一万元以上,我爱人还被聘为李子基地管理员,每月也能固定收入2000元。”

    2018年,回龙村仅李子套种辣椒一项产值就近20万元,像田仁昌一样依托土地入股和劳务收入的村民不在少数。回龙村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省民宗委的倾力帮扶。2016年以来,省民宗委先后派第一书记2人驻村,投入产业扶持资金40万元用于帮扶回龙村发展辣椒、西红柿产业,投入20万元帮扶村集体经济李子管护滚动创收,与此同时,帮扶13万元挖通产业路,打破产业基础设施瓶颈。

    “通过产业帮扶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套种经济作物,以短补长,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除草、松土、剪枝、采摘,样样都需要人力,让附近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极大地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驻回龙村第一书记李玉军表示。

    李子套种辣椒助推农户脱贫只是回龙村产业发展的一例。走进回龙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生态联动、产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处处可见。2017年,回龙村引进蜜蜂养殖产业,为推动循环型产业生态,2018年,省民宗委帮扶20万元,用于发展油菜产业,使油菜花与李花等一道,共同形成了“以花养蜂,以蜂促果”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村里还添置了一套榨油设备,为农户提供油菜籽加工。如今,这一产业模式不仅美了村庄,更让贫困户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帮扶工作中,除加大资金投入外,省民宗委还因地制宜,极大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任务落实,协助创新回龙村“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在回龙村六个村民小组中创建了三个支部领办各产业基地促进强力发展。

    “回龙村有回龙支部、关岩支部和柏果支部三个党支部,党员37人,通过不断建强支部堡垒,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李玉军介绍。如今,关岩支部+合作社+李子基地(套种辣椒)+农户,柏果支部+烤烟+农户,回龙支部+合作社+养蜂+贫困户,回龙支部+合作社+油菜+农户等模式,已然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村里的各项产业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分红,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户的利益,同时对于散户种植的农产品,我们也将实行保底回收。”回龙村永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田茂银表示,随着长效产业的挂果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如今每到收获季节,不少商贩和游客选择了自主进村采购,李子、辣椒等果蔬还没出务川就已经销售一空。

    至目前,回龙村已完成集体经济李子基地300亩,联结农户73户210人;辣椒300亩;烤烟840亩,涉及农户21户;养蜂60桶,联结贫困户20户;因户施策76户。2019年,省民宗委又帮扶200万元帮助砚山镇发展花椒产业,回龙村完成种植600亩。如今,回龙村不仅实现了村级集体资金50余万元的突破,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8000元以上。

    大漆:打造“留得住人”的产业。

    阳春三月,石朝乡大漆村依然寒气袭人,村支书申修军的心中却充满了火热。因为村里刚刚种植下去的3000亩香榧就要进行成活率验收了,村里马上要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而鱼塘也即将分红。

    “去年大漆村香榧产出7万多斤,收入140多万元。今年在去年2.1万亩的基础上我们又新增了3000多亩,大约5万株,实现了对全村贫困户的全覆盖,我们致力打造‘贵州香榧第一村’。”申修军说。

    大漆村是纪录片《出山记》的拍摄地、极贫乡镇石朝乡的一类贫困村,一度属于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根据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安排部署,省民宗委作为定点包干脱贫攻坚省级责任部门帮扶石朝乡,三年多来切实落实指挥协调等职责,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倾斜,截至2018年底,累计帮扶石朝乡598万元实施项目11个。其中,2017年省民宗委投入224万元资金帮扶大漆村香榧产业,帮助112户贫困户入股到务川万年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连续2年实现每年贫困户户均分红1200元和村集体分红2.24万元。为助推产业发展壮大,协助解决企业融资困境,2019年,省民宗委又投入150万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益联结贫困户方式入股该公司,用于解决大漆村香榧管理员工工资、购置肥料及短产业发展。

    大漆村香榧产业的方兴未艾,使得该产业得以在石朝乡迅速铺开。2019年,极贫子基金1.28亿元注入后,全乡五个村扩种香榧3万亩45万株,涉及3000多户农户,覆盖贫困户1271户5565人,目前已完成40余万株的栽植任务。 

   “除了香榧,我们村还发展了黄花基地1142亩,鱼塘基地50多亩,同时配套多种短平快产业,产业气候基本形成。2018年,仅香榧、黄花产业和养鱼产业的分红资金达48万元,其中,香榧产业覆盖农户112户,黄花覆盖50户,鱼塘覆盖80户。”申修军表示,下一步,大漆村将整合各项产业,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利益联结将所有农户纳入,抱团发展。

    近年来,在贵州省民宗委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大漆村逐步形成了“三种三养”(香榧、黄花、黄豆,养猪、养蜂、养鱼)的产业格局,通过深化“三变”改革,探索推进“土地流转获租金、就业入企赚薪金、投资入股分利金”的“三金”模式,建立向贫困户重点倾斜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强了产业对脱贫致富的可持续性。

    “自从村里发展了香榧产业,我们家就入股了30多亩山林和土地,每年都有1700多元的分红,最关键的是可以就近上班,不用外出打工了。”付彩娟一家是大漆村移民安置点的搬迁户,2017年刚从茶坝组搬迁过来时,付彩娟还有些忐忑。没想到,他和丈夫申修荣很快就在香榧公司找到工作,丈夫负责看守厂房,自己则在基地务工,现在两人每月都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让她更为高兴的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家里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12月份儿子还成了家,结婚地点就在新家。

    和付彩娟一样,大漆村茶坝组贫困户田茂志也是产业带动的受益者。“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打草、喂食、看护等,相对比较轻松,还可以照顾家人,很不错。”作为村里鱼塘基地聘请的管理员,田茂志不仅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每年还能享受到417元的贫困户保底分红,此外,田茂志还有10余亩土地入股了村里的香榧产业,极大地拓宽了增收的门路。

    依托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让群众安居与乐业并重,让乡村真正留住人,大漆村可谓渐入佳境。如今,大漆村固定资产已达5000多万元,村级集体资金由2014年的“空壳村”摇身一变到153万元,截至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降至2.13%,村民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00元以上,为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田: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净收入20万元,这是村民徐权今年对省民宗委驻砚山镇毛田社区工作组组长郭世华许下的一个承诺。

    徐权并非“胡吹海侃”,他的底气来自于200亩烤烟基地。今年,徐权自告奋勇在石坟岗承包了200亩撂荒地,用于发展烤烟种植。记者见到徐权的这一天,他刚从山上铺盖地膜回来,村里的12个村民也在他的烤烟基地上劳作了一天。

    “我敢下这个军令状,和产业路能修起来有很大的关系。”徐权说,“以前到石坟岗产业路没修通的时候,肥料都要肩挑背扛,现在产业路修通后,微耕机和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基地上去了,减轻了人工负担,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徐权口中的产业路,正是贵州省民宗委实施产业帮扶的成果。

2018年,为打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盘活摞荒和零星土地,贵州省民宗委驻村第一书记杨小明和驻村工作组组长郭世华两人向本部门争取到100万元资金在毛田社区修建了3条产业路,全长共5.5公里,使800亩撂荒土地恢复耕种,带动群众368户1363人种植增收。

    定点帮扶毛田社区三年多以来,省民宗委驻村工作组积极协助拟定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先后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帮助村里稳定发展烤烟1600亩、辣椒400亩、精品水果500亩、蔬菜500亩、中药材500亩,实现贫困户205户846人全覆盖。通过协助本村产业发展,解决就地就业人员187户620余人次,带动农户就业收入累计20余万元,务工直接收入增收人均7000元以上。

    “以前我们这里叫茅田,坝子里全长满了荆棘和茅草,荒得很。现在产业也有了,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这些变化在以前都不敢想象。”面对毛田社区的近年发生的变化,71岁的杨文生老人感慨不已。

如今,走进毛田社区,但见村庄掩映在一片碧绿之中,田间地头大棚林立,阡陌纵横,洋葱等蔬菜及中药材等等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农户荷锄而归,一派“生态美、产业兴”的新时期田园景象。

    为盘活全村土地等资源,推动毛田社区产业向纵深发展,贵州省民宗委驻村工作组帮助制定了《毛田社区农旅一体化规划发展方案》,并加大对农旅一体化水产养殖扶持力度,多层次保障贫困户利益联结。

2018年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入股务川奇源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新建鱼塘3个,占地200亩,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期。

目前,该项目已覆盖50户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涉及土地入股农户117户,每亩每年租金收入400元,2019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将实现分红3万元。

    “这个地方原本就是水淹地,已经很多年不种了,现在建设鱼塘,不仅把土地利用起来了,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2018年,村民杨科以2亩多的水淹田入股鱼塘,而今刚刚拿到1000多元分红的他,又在鱼塘干起了运输建筑材料的工作。“已经连续拉了有100多车了,很期待鱼塘建立起来后的生活,没准以后还能开个农家乐什么的。”杨科笑着说。

    “鱼塘的消毒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引进鱼苗了,按照我们的养殖规模,鱼塘的年出产量在40万尾左右,预计年收入500万元。”鱼塘法人代表覃其钊介绍,该鱼塘建成后将是全县面积最大的鱼塘基地,仅是后期种草、管理及卫生服务等,鱼塘固定用工人数就在20人以上。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建一个养殖基地,在鱼塘的周边我们配套了钓鱼台、观光跑道等,后期还会将周边的溶洞、马颈河自然风光和粟园草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纳入进来,通过实施钓鱼观光、开办农家乐等,促进立体农业观光旅游。”杨小明表示,以养鱼+旅游,这是毛田社区的“鱼娱计划”,也是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在毛田社区探索“一体两翼一拉动”总体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

    “所谓‘一体’指的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为主体,把群众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再重新集中连片划分给群众,改过去零星分散种植为集中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两翼’一是指开发周家坨溶洞奇观、马颈河和月亮坝林场自然风光,连线栗园草原风光及打造毛田立体农业旅游观光,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指发展绿色生态精品饮食文化和挖掘乡村民族文化。‘一拉动’指拉动群众门前就业增加收入。通过‘一体两翼一拉动’,推动群众参与‘三变’和发展旅游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杨小明说。

    致力“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就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产业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产业振兴的“务川实践”

贵州省民宗委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务川助推脱贫攻坚效果明显,贵州民宗委真的行。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05-1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