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样接地气、鼓士气的新闻报道多些、再多些!”
2019年5月10日,在最后一集《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播出后,全国劳动模范、首钢水钢公司工程师杨延专门致信贵州省总工会和贵州广播电视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由贵州省总工会和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自4月25日起陆续在贵州卫视《贵州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后,《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在社会上,尤其是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一次次采访、一遍遍修改、一个个调整画面、一点点制作音效,用自己的敬业之心、专业之手,向贵州工匠致敬。一个个“贵州工匠”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项项“绝活”,折射的却是贵州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彰显的是“甘于平凡”又“不甘平凡”的匠人之心。
《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由贵州省总工会和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自4月25日起陆续在贵州卫视《贵州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后,在《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主人公及所在单位、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让社会各界通过屏幕、新媒体平台,认识了“钢钻钻鸡蛋,壳破膜不烂”特级技师陈斌,“发明牛人”龙福刚,“36年炒一手好茶”的王晓峰,“30年专攻钛合金的铸造工”陈小林,“每天品100种酒”的勾兑师王刚,“与1毫米误差较真”的陈利林,“钢坯多线切分‘中国第一人’”杨延。
杨延在信中说:看到自己的故事在电视和新媒体上播出,既感到无上光荣,又感到不安。光荣的是在大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取得的成绩得到认可。不安的是,自己做得还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加快推动水钢高质量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自己的梦想继续打拼!”杨延说。
广大职工也纷纷表示,一个工匠就是一面旗帜,《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坚定了自己争当优秀产业工人的决心,向“贵州工匠”学习、争当“贵州工匠”成为大家一致的心声。
在首钢水钢钢轧事业部,大家集中收看《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并座谈分享观看感受。该部一棒线作业区副主任李天应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工作人员,将以“贵州工匠”为榜样,立足岗位、克服困难、干好工作,提高技术经济指标,让生产更加稳定、顺行。
负责《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摄制的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同样深受教育。他们表示,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一次次采访、一遍遍修改、一个个调整画面、一点点制作音效,用自己的敬业之心、专业之手,向贵州工匠致敬。
“制作《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的过程,也是我们的‘发现之旅’”。一位编辑告诉记者,一个个“贵州工匠”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项项“绝活”,折射的却是贵州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彰显的是“甘于平凡”又“不甘平凡”的匠人之心。
在贵州省总工会官微 “81号工馆”《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的留言板块,也是热评不断。网友“墨池有深度”评论说:“工匠精神,源于钻研,精于勤奋,为贵州工匠点赞,为他们的坚守点赞。”网友“滂沱”说:“了不得,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贵州需要这样的人,中国需要这样的人。”网友“冰淇淋不加冰”说:“每一集都看了,工匠们真的很了不起。”
贵州省总工会70万元工匠基金支持匠人“传帮带”
“感谢省总工会的鼓励,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一定下大力气,培养出更多年轻工匠。”
2019年5月7日上午,收到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杨再春送来的1万元工匠基金,36岁的民族民间匠人柳胜激动不已。
5月6日至7日,杨再春来到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马坝村、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淤泥乡淤泥居委会,看望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兆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省民族民间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柳胜,并分别为熊兆美、柳胜送去1万元工匠基金。
在岩博酒业,杨再春一边参观生产车间、产品展厅、包装车间等,一边听取余留芬介绍岩博酒业的发展状况和酿酒工艺等情况。
杨再春对余留芬以产业支撑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白酒业作为传统行业,具有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希望岩博酒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进一步提升“人民小酒”品质,打造享誉中国、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在熊兆美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柳胜的“凉都工匠场”,杨再春仔细端详,详细了解作品制作工艺和产品销售、带动就业等情况。
得知熊兆美的手工作坊已带动30多个村民脱贫致富,手工作坊由最初的1家增加至13家;柳胜的公司年产值已突破120万元,带动40余名绣娘走上致富路,去年又培养1800多名群众后,杨再春为他们带动一大批群众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点赞。
杨再春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经自荐和推荐,省总工会优选70名工匠,分别给予1万元工匠基金支持,就是希望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传帮带”加速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职工群众成为能人、更多能人成为工匠、更多工匠成为劳模,让更多劳模工匠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加油助力。
据悉,自贵州省总工会设立首期规模500万元的工匠基金以来,始终坚持“工匠基金用于工匠”的导向,推动建成各层次劳模(工匠、技师)创新工作室800多个,数千名劳模工匠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带出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今年支持的70名优秀工匠中,有民族民间艺人,也有企业高技能人才,他们都是我省各行业各领域的翘楚。
《贵州工匠》热播吸引百万职工收看,全国劳模杨延致信感谢!
“希望这样接地气、鼓士气的新闻报道多些、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