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贵阳的高家花园

在贵阳市中心处,有一条唯一的石板古街-省府路的尽头的电台街,有一座建筑群,就是“高家花园”......

  明末清初,高家从江西经湖南来到贵阳,在今乌当区的北衙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

  1786年,高家27岁的高廷瑶(高家十一世祖)中贵州乡试第一名,但在以后的四次会试中均没有高中......

  高廷瑶在42岁时,协助朝廷平息定番(今黔南州惠水县)、广顺(今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苗民起事,战功卓越,获封六品顶戴,出任安徽省庐州通判。

  后逐渐官至广州知府,后人称之为“广州公”。

  从此开启了高家的富贵之门......

  后逐渐在贵阳北衙、惠水、广顺大量购买土地,用于出租......

  仅北衙十三寨就可收租二、三十万斤......

  又在贵阳城中的文笔街一带购买土地用于建房......

  贵阳二中所在地及周边500米街道,明清时期本是一片空旷之地,俗称“大坝子。”

  青石铺砌的省府路东端尽头,向右拐个弯再往东有条幽静的小街叫文笔街,街口不远的北面有一座飞檐青瓦、朱门灰墙的小楼,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是一座由古色古香、占地面积甚广的院落群连成一片的深宅大院-高家花园,又称高公馆,怡怡园,高家大屋。

  有“高家的谷子”之称的贵阳名门望族高家就建在这里。

  院门前石碑镌刻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

  20世纪70年代,旧屋已被大部拆毁,1989年贵阳市政府出资修复重建高家花园之一部分,1997年辟为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前,这栋贵阳老建筑高家花园引发网友和热心人的关注。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家呼吁,该建筑应该保留和保护。

是怎样一座老建筑?

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以至得到如此多人的关心呢?

这栋老建筑有着2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中共贵州省工委北衙隐蔽点遗址。所承载的,既是贵阳近代历史变迁的印记,也是一段红色文化记忆。

前不久,一篇名为《贵阳北衙村拆迁,红色史迹高公馆能否留存?》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关注。名为“贵阳改哥”的贵阳文史爱好者,还在该文后发起了“您觉得高公馆应该保留吗”的调查,结果更是得到了不少网友响应,大家纷纷表示“应该保留”。

一位在文中所写地点长大的网友留言说,自己就是在北衙村长大的,石门洞和劝学碑,还有高家宅院,都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几百年的北衙寨,上千人居住的地方,因为拆迁都搬走了,这些只能留在脑海里。另一位网友则表示,留下这个遗址,开展红色教育,让后代知道贵州的老革命家都有哪些……

该文不仅得到众多贵阳人的响应,更引起部分外省人的关注。“不能拆,千万不能拆。”网名为“赣江渔夫”的网友留言说,自己所在的城市南昌,就是因为拆了许多有意义的古旧建筑,现在又后悔不迭。

“这些地方留着,修葺,然后作为旅游景点不是很好吗? 贵阳是一个旅游城市,不应该只有自然风光,还应该有文化历史供游客了解。我现在就在贵阳旅游,有时间一定去那里看看。”该网友如是留言。

文中所写的“高公馆”是怎样一处老建筑,具有怎样的特殊价值,从而受到那么多文史爱好者的厚爱和关注呢?

乌当区北衙路,新拓宽的路面看起来宽敞了不少。与之相应的,是道路两旁的很多民居,都被喷写了大红色的“拆”字。备受网友关注的高公馆,就在北衙路北端与北龙路交汇口附近的一个斜坡上。文中所说的高公馆,是一座青砖建成的老宅。老建筑外观已经严重破损,屋顶残缺不全,看起来颇有些断壁残垣。但一块块斑驳的青砖,则昭示着这栋老宅悠久的历史。老建筑院墙的中间被一堵水泥墙所封,颇显得有些突兀。也正因为这堵水泥墙的阻碍,因此无法看到老建筑内部的样子。

仔细观察,会看到院墙的一角,也就是对着道路的地方,有一向外突出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小孔。这是拴马桩。在古代,这可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标志。看着斑驳的拴马桩,不难想象老宅当年人欢马叫,富裕兴旺的景象。

这栋老建筑被称为高家的北衙别墅,俗称高公馆。

老建筑的背后,则是一个颇为显赫的大家族,一段200余年的历史,以及一段红色记忆。

一栋200多年的老建筑

贵州日报原社长、总编辑刘学洙在《“高家花园”春秋》一文中,有着详细的描述。该文写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住在北衙的一户农家子弟高廷瑶,在27岁时高中举人第一名。此后,高家由农耕人家,演变为官宦地主之家。此后的几百年间,这一家族也人才辈出,功勋卓著,从而跃升为贵阳三大家族之一。

据冯飞统计,高氏自高廷瑶开始,从清朝到民国时期,担任过通判、知州、知县、知府等职的有10余人,6代人宦迹遍及云贵、两广、湖北、河南、四川、安徽等地。其中被列入《清代名贤录》的高廷瑶,曾经两任广州知府,他勤政为民,政绩昭然;高廷瑶第三子高以廉曾任贵州盐运司副使;第四子高以庄为清代名儒,曾任云阳知县等,治绩优异,人民拥戴;高以庄之子高培谷在四川政声卓著,还培养了四川清代唯一的状元骆成骧……一个月前,高培谷墓志铭在永乐乡出土,以第一手资料佐证了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宦迹和嘉誉。

得益于几代人的积累,高家迅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家族,以至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贵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高家谷子,唐家顶子,华家银子。”“高家的谷子”,指的就是高公馆的高家,表示其家族田产多,谷子满仓。

而高公馆,正是高廷瑶生长的地方。此后,高家众多声名卓著者,也大都出生和居住于此,并由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

这座被称为高公馆的老建筑随之闻名遐迩,成为众多历史人物出入之地。

其中,大诗人郑珍也曾光顾这里,并在诗作里留有记载。

历史上,高公馆所在的北衙村,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佳话,如“解元桥”记录了高廷瑶中举的掌故,《崇礼明教·北衙修学房记》碑,则记载了他筹资在家乡建书塾的史迹……遗憾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有关高氏家族的遗迹,均已经湮没无闻,老宅成为这个家族以及乌当历史文化的珍稀见证。

鲜为人知的是,历史悠久的高公馆,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是一处不该被遗忘的红色遗迹。

冯飞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中共贵州地下党将贵阳文笔街的高家花园作为秘密联络点,地下党领导人林青、秦天真、缪正元等多次在那里隐蔽。

1935年,中共贵州省地下工作委员会在此成立。此后,高家花园正式成为中共贵州省工委重要的活动地点和隐蔽地点。

1935年“七一九”事件后,中共贵州省工委及所属贵阳部分地下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特务室的破坏,省工委书记林青、委员刘茂隆等人被捕。

在严峻的形势下,省工委采取“隐蔽、转移、分散”的策略,在地下共产党员高言志的安排下,省地下工委负责人秦天真、徐健生从贵阳市区,转移到北衙寨高公馆(当时是地下共产党员高言志家)隐蔽。同年8月20日,刘茂隆越狱成功后,也在北衙寨高公馆隐藏,最终在高言志及进步青年唐植民的帮助下安全转移。

高家后人高言明告知,当时高言志写信给在广西求学的叔父高昌华,并把刘茂隆秘密转移到那里。最终,高昌华筹借路费,帮助刘茂隆安全转移到上海。

关于这段历史,原副省长徐健生在《缅怀高昌华同志》一文中有详细描述。

事实上,高氏家族年轻一代革命志士辈出,有的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有的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省地下工委书记林青牺牲后,高言志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安排,在白色恐怖下完成了安葬林青遗体的任务。

正因如此,1991年7月1日,中共贵阳市委在高家花园旧址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时,原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秦天真在致词中说:

“高家对贵州地下党的巨大贡献,不容否认和忽视。”

正是因为这段红色记忆,高家花园在解放后作为贵州省工委旧址,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又将高家花园改建为“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但长期以来,高公馆同样作为红色遗迹,未能被列入文保单位。这,也成为高氏后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遗憾。

相关文史专家表示,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共产党地下党机关曾隐蔽于北衙高公馆,在这里开过会议,商议对策,进行过革命斗争,并曾发展过北衙一带的少数民族党员。如果说文笔街高家花园作为“贵州地下工委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北衙高家大屋何尝不是这一段红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的地下共产党员高言志的女儿高齐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己还很年幼的时候,每年都要到北衙村上坟,记得被称为“高公馆”的老房子有一个很大的朝门,里面则是一个小院坝。另一高氏后人高言经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自己和堂兄到北衙上坟时,还特地到高公馆看过,如今回忆,感触良多……

乌当区作协副主席邓书伦表示,贵州留下的文物本来不多,现有的就应该好好保护,否则一旦失去,就无法恢复了。如高公馆,这样一个既是地方历史文化见证,又是中共贵州省工委北衙隐蔽点的红色老建筑,更应得到保护。“只有留下来,才能让后人在追忆历史时有所依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邓书伦说。

“从历史角度看,既然高廷瑶墓已经列为乌当区文物保护单位,那他生长的地方,也应该列入文保单位;从红色文化的角度,既然高家花园已经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那同样作为中共地下隐蔽点的高公馆,也应该被列入。”乌当区作协主席冯飞认为,高公馆不仅仅是高家的,也不仅仅是乌当的,更是属于贵州和整个国家的,如果能加以保护和修缮,很适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活动场所。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05-2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