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发布在“2019数博会发布大厅”隆重举行。
大数据覆盖政用、商用、民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扶贫进入攻坚期,精准扶贫越发重要的今天,大数据也成为了各行各地创新扶贫工作的抓手。全国扶贫最受关注地区为北京、上海、贵州,其中贵州关注度属于西部第一。“大数据+扶贫”,增强政府贫困治理能力,构筑精准扶贫新动能。新浪微热点利用社会化大数据分析工具统计梳理近一年“大数据+扶贫”十大案例的网络传播情况,以大数据视角探查“大数据+扶贫”领域发展的动向及舆论关注点。
本次发布的“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从“大数据+扶贫”的关键词云来看,“扶贫”、“脱贫”、“服务”、“产业”、“经济”等词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词,词频均超过300万,可见网民对“大数据+扶贫”领域的关注。
据统计,近一年来,北京、上海作为大数据扶贫政策、资金、技术和项目的输出地,获得了最多的全网声量,分别达到132.6万和75万条,同时,在汇聚大数据扶贫政策、资金、技术和项目的西部地区中,贵州以65.8万的全网声量位列第一,可见在东西部对接与协作、大数据应用与融合方面,贵州取得的新成果、打造的新模式,已经成为舆论的聚焦点、“大数据+扶贫”应用领域的典范。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
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运用大数据支撑大扶贫,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先行优势,牢牢扣准脱贫攻坚这一时代主题,将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实现贵州省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紧密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贵州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深入探索大数据+扶贫模式,为全国提供“贵州样板”。
“大数据+扶贫”TOP10案例,在监测期间,贵州、广西、青海等地均有案例上榜。其中,贵州作为“大数据+扶贫”应用领域典范有两个项目上榜,“修文农投猕猴桃大数据融合产业项目”位列榜首,“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火龙果大数据项目”排在第三位。
排名首位的贵州修文农投猕猴桃大数据融合产业项目,主要通过建设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云平台,记录了修文县495家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信息,包括果园的基础信息、施肥、用药、生长记录、采摘记录,并通过果园二维码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随时查询每一次施肥、用药的使用时间、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目前,平台实现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覆盖全县7镇3乡236个果园5.127万亩,占修文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的31.9%,每亩提高产量20%、降低投入20%、增收500元。
“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火龙果大数据项目”排在第三位,项目主要通过完善基地基础物联网设施、建立数据生产模型和网络溯源销售平台,不断完善火龙果种植体系、提高火龙果产量和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基地主要种植“紫红龙”、“美龙2号”等红心火龙果品种,每年产果10-12季,每亩年产量约1500公斤,商品果率达85%以上。2017年取得“罗甸火龙果”国家地理标识使用权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