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14时15分,贵阳市筑城广场大桥大拱圈成功合龙,标志着筑城广场大桥主体结构顺利完成。
这是继12 月8日筑城广场大桥 小拱圈顺利实现合龙的又一喜讯。
标志着向建成通车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据悉,筑城广场大桥小拱圈共有 17 个小节段,其中两个钢混段约重 80 吨,其余各段约重 20 吨,共重 378 吨,跨径 90 米,矢高 59 米,分两大节段先后在桥面卧拼,采取临时体外铰安装,再进行提升转体,最后进行吊装。因受施工作业面狭小、河岸排污系统等施工条件的限制,通过多种方案比选,最终施工方贵州桥梁集团决定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提升门架进行拱圈大节段竖转吊装。
同时为了保证吊装成功,施工方成立指挥组、起吊提升组、测量组、现场检查组、安全组等七个工作小组,并对各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落实,并在每一个提升阶段中都对拱圈提升位置进行实时观测,一切达标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吊转。
最终于 12 月 8 日小拱圈顺利实现了吊装完毕,顺利合龙。
据贵州桥梁集团人民大道南段一标项目党支部书记韩静介绍,筑城广场大桥是人民大道南段控制性工程中难度最大的。
大桥全长 236 米,钢桁梁结构,先后两次跨越南明河,钢主梁为小半径曲线钢桁架结构,为国内首创。
建成后的筑城广场大桥分上、下两层布置,每层都是双向四车道,投用后将成为贵阳市首座双层可通行的桥梁,也将成为贵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9年12月15日,贵阳市筑城广场大桥大拱圈成功合龙,标志着筑城广场大桥主体结构顺利完成。
在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面旗帜促生产 携手共筑新地标”暨人南1标筑城广场大桥合龙仪式在筑城广场大桥施工现场顺利举行。
14时,合龙仪式正式开始,项目全体建设者整齐着装,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见证这一时刻。
桥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伯航在致辞中向勤劳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们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筑城广场大桥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据悉,此次合龙的大拱圈合龙共分为25个节段,共重499T,跨径为162m,大拱拱肋较高(69m),截面较小(2.5*2.5m-2*m)。加之大桥位于贵阳市中心地带,且两次跨越南明河;四周为蓝波湾、都市之星及金岸玉都等高楼;大桥跨河段位于贵阳市已运营的地铁1号线上方,其中河床距离地铁隧道顶仅8.7m;桥位沿河两侧均有贵阳市枢纽排污沟;桥区内管线错综复杂等,施工建设条件十分受限,临时措施构建非常困难;加之工期十分紧张。
传统的缆索吊装等工艺对于市中心地带而言场地较小等因素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多种方案一次次的对比论证,最终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自爬升功能提升门架,对大拱肋分2大节段进行先卧拼再整体竖转的施工方案。通过首次拱圈提升转体,该半跨的成功提升,给后续拱圈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为12月15日完成主体贯通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大拱的合龙总结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筑城广场大桥钢主梁为小半径曲线钢桁架结构,为国内首创,无可借鉴先例,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难度非常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大建设资源投入,加强项目团队建设,严格把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精细化管理,与时间赛跑,日夜兼程,奋战在工地施工现场,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激情,只为通车目标任务早日到来。
为攻克技术难关,研究总结提升门架的研发与应用,采用体外铰施工工艺,从而确保转体精度,为竖转施工铰的设计使用提供有利借鉴依据;研究城市低净空水上钢结构桥梁拆除工法;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深化、碰撞检查等举措并生成相应的碰撞检查报告。确保制造精度满足安装及设计要求。为今后钢桁梁结构桥梁施工提供了基础。
为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大型吊装等危大工序作业,制订安全保障措施,严控高处临边、高处作业安全,实现项目安全生产。为解决交通疏解难题,根据市政施工重难点和施工进度分期规划和实施层层分解,执行错峰作业。
筑城广场大桥全长236米,桥梁分上、下层布置,上层桥总宽27.2m,下层宽度22.2m。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50km/h。
筑城广场大桥的圆满合龙,实现了人民大道南段建设关键的节点目标,同时也拉开了后续附属工程的序幕,贵阳市人民期盼已久的人民大道南段工程也将在不久呼之欲出。
人民大道的建成通车,将大大的增强贵阳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贵阳市道路交通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