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排练现场
连日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正安县“中国黎氏阳戏”的演职人员,不顾天气寒冷加紧排练,将于1月下旬农历鼠年春节期间,在中观镇富家坪演出《綦江》、《洪氏生子》、《四大天王》等剧目,旨在全力传承、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向海内外游客和方圆百里的广大民众,献上一台丰富多彩的原生态传统文化大餐。
据了解,古老民间戏剧之一的“中国黎氏阳戏”,为傩戏中戏剧表演因素趋于完备的剧种,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是区别于安顺地戏、铜仁傩戏的另一种极其宝贵、不可再生的贵州民间原生态文化。傩戏分为 “阳戏”和“阴戏”, 以娱人、纳吉为主要内容的为“阳戏”,以酬神、驱邪为主要内容的为“阴戏”。阳戏有黎氏阳戏、大庸阳戏、梓潼阳戏、酉阳阳戏、凤凰阳戏、黔阳阳戏等,风格各异。“中国黎氏阳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剧目扬善惩恶、庆五谷丰登、颂平安吉祥,内容积极健康,曾于1990年参加过全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演出,赢得了良好声誉。
据了解,“中国黎氏阳戏”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唐王李世民为了救治身患重病、双目失明的母亲,下榜征集良医能人。李世民慧眼识珠,赐予应征的王姓乞丐一顶瓜皮帽和一根玉竹杖。乞丐用玉竹杖画个太阳放在唐母床前,嘱李世民按照特定方式做法事,唐母果然双目复明、疾病痊愈。此神话色彩的法事,因王姓乞丐所画太阳而被称为“阳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民间流传开来。多少年后,祖籍江西的黎氏祖先黎法显带着“阳戏”迁至贵州遵义沙滩,其后代在富家坪定居,现黎氏后人有300余户。至今,14代黎氏家人遵循先辈遗言,代代口传黎氏阳戏,坚持不断排练和春节期间演出,并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中国黎氏阳戏节”,富家坪也因此成为“中国黎氏阳戏之乡”。
“中国黎氏阳戏”传统剧目有《迎请诸神降临》、《李二郎登殿亲领红猪》、《夫妻渐行》、《天官排朝》、《私配凡夫》等,演出分上圆台、中圆台和下圆台。在钹、锣、鼓、牛角、唢呐、笛子、哨子等常规民族器乐,及长老燕、镰刀把、鬼挑担、旦角锣、麻雀闹林等独有乐器伴奏下进行表演。演员全是男性,需“净身”、着戏装、戴面具、涂花脸,手持道具登场,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戏中女角为男扮女装。其唱腔有9板14腔,根据人物、剧情、角色来定音。表白采用方言,表演中将地方傩戏、花灯、民间歌舞的手法、步伐、眼法、身段,及穿针引线、砍柴割草、收谷采茶等乡土生活元素融为一体,颇具艺术审美价值,且特别注重手法、步伐、眼法,形象地表达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感。
2015年,在正安县、遵义市和省文化文物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中国黎氏阳戏”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批准“中国黎氏阳戏”班班长黎岗为传承人。当前,黎氏家族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为了巩固、传承、宣传“中国黎氏阳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在春节期间和农历六月初六 “中国黎氏阳戏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