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至23日,中共贵州省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
自从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召开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018年,以望谟县喜独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本地小黄牛养殖已成规模化、产业化,镇政府将申报的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按每户贫困户2万元的资金量化后入股到望谟县喜独生态养殖专业合,可量化带动贫困户50户。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这首在普安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让人们对长毛兔有了无尽的遐想。普安县保冲村长毛兔养殖示范基地,是普安县最大的长毛兔养殖小区之一,共有兔舍48栋,分别给48户贫困家庭发展养殖,2019年,长毛兔数量已发展到近24000只。 贵阳市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以大市场带大扶贫,高质量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自2020年全面投入运营,年新增蔬菜产品供应达35万吨以上,实现贵阳市蔬菜保供自给能力提升到75%以上。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欣喜地发现,只要因地制宜选准了产业,有的放矢精准发力,脱贫发展就在眼前,产业扶贫的对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产业发展显然不是短期之功。在贵州的实践中,曾因为在成本投入上缺乏外部活力、在市场渠道开拓上缺乏长足帮助,导致其市场价值被埋没。如何破局?贵州做出了有力尝试。
2019年年初,在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研判基础上,我省明确提出以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每个产业均制定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明确主推品种,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集全省之力大力发展。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成立8个产业领导小组,建立“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技术团队”工作机制。
2019年,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产值,都有显著提升,农村产业焕然一新。
多年来,由于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贵州农村产业“小、散、弱”的特征较为突出,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
去年2月以来,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下,贵州省上下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工作作风,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精心布局主导产业,狠抓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产业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疫情的发生,会对我们的产业脱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安排部署,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应用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春耕期间调整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以超常规措施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春季的贵州大地,我们看到,关岭县八一村的蔬菜育苗基地里,育苗工作正有序进行;在金沙县双箐坝区,农民们正利用晴好天气移栽菜苗;在六枝特区月亮河乡,4200亩连片茶园已全面开采......
再后来,就是全省各地利用电商平台、物流补贴等方式,畅通农资运输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复工复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今,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的裂变发展,推动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左右。
2020这一年并不平凡,可我们从未停止脚步,贵州两场战役都要赢,两个胜利都要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