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 山城贵阳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位于贵州日报社山海体育公园内的贵州大生集成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中心宾客盈门、喜气洋洋,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项目启动仪式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儿童青少年体态干预项目落地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惠及基层、科技赋能青少年健康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莅临仪式的领导、嘉宾,贵州教育体育部门、科研同仁及长期关注青少年健康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见证这一体坛盛事,观看了此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该项目的相关报道。
在启动仪式上,首先对贵州大生集成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中心授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亚高原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分别授予“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授权合作机构”匾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训练监控与干预重点实验室授予“贵州工作站”匾牌,贵州医科大学授予运动与健康学院“实训基地”匾牌,贵州中医药大学授予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实训基地”。
接着,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甘春龙所长致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曲伟铭讲话,项目负责人、国家体操队原队医、贵州体育科学研究所康复专家肖勇医生作推介。
据介绍,脊柱号称人的“第二生命线”,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是人体的支柱与栋梁,脊柱损害是“百病之源”,但是目前人们普遍缺乏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早在2011年召开的世界脊柱健康联盟成立大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脊柱健康工作者代表1000多人就再次发出倡议:把第一届中华脊柱健康论坛的召开日——5月21日作为“世界脊柱健康日”,旨在以海纳百川理念整合世界脊柱专家资源,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强大团队组织,创造脊柱健康潮流,让人类远离脊柱损害痛苦。
脊柱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石,近年来脊柱侧弯等问题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于2019年组建了身体姿态与脊柱健康课题组开展科研攻关,建立了基于全国15个省份、超100,000人次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数据库。通过对测试结果的深度分析和训练,研发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风险评估的AI算法和相关筛查评估设备,建立了指标标准体系、健康筛查体系、科学矫正体系、能力培训体系和师资课程体系。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由体育总局科研所研制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测试与评估规范》行业标准。历时5年,课题组完成了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与脊柱健康综合干预体系科学论证与实践应用。
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与总局体育科研所携手落地启动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项目”,展现出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贵州大生集成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中心和相关各方的前瞻性布局与高效协同。项目将通过AI评估设备、师资培训、科学矫正等一体化服务,为贵州青少年建立“早筛查、早预警、早干预”的健康防线,这不仅是对总局科研所技术成果的验证,更是推动“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举措。预计未来3年内,覆盖全省超10万名中小学生,显著降低脊柱问题发病率,提升家庭和学校对脊柱健康的科学认知,助力青少年以更健康的体态迎接未来。同时,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体卫融合模式,为全国青少年脊柱健康干预树立标杆。
当天,莅临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兴致勃勃亲身体验相关仪器设备。
该项目在贵州启动引起社会各界深深关注,新闻媒体竞相对相关领导及项目负责人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及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