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明代由湖南辰、沅一带传入。清代至民国年间,石阡境内有泰洪、太平、兴隆、天福、杨本家等五六个木偶戏班,常年活跃于县内外及湘、鄂、川等省边区。解放后,经石阡文化馆申报铜仁行署批准,于1956年7月成立石阡木偶戏剧团,并经常下乡巡回演出。文革期间,木偶戏被打成“四旧”,木偶道具也大部分被烧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阡积极抢救民间艺术,1979年拨专款由县文化馆会同泰洪班老艺人傅正荣到湖南辰溪县重制木偶头面24个,到贵阳等地制作木偶戏装、道具若干,以花桥镇泰洪班、汤山镇兴隆班的艺人为主,恢复了木偶戏演出。
上世纪五十年代,石阡有泰洪、太平、兴隆等五支很有名气的木偶戏班,常年在县文化馆售票演出或下乡巡回展演,深受群众喜爱。每班至少六七人,多则十余人。但随着电影、电视等娱乐业的推广普及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木偶戏逐渐被人们遗忘,并走向衰落。如今,石阡木偶只剩下花桥镇的泰洪班和坪山乡的沙坪戏班,艺人也只剩下傅正华、傅正贵、饶世兴等11位老人。然而,他们的道剧、服装依然完好无缺,老人们的技艺依然娴熟。
据贵阳市木偶剧团团长钱雨介绍,木偶戏分为杖头木偶、拉线木偶、掌中木偶三大类,石阡木偶属杖头木偶。杖头木偶在中国为数不多,且大都以现代戏形式存在。石阡木偶是以古装戏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这种形式在全国也不多见,仅在福建、台湾等地依稀可见,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石阡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制考究。据老艺人傅正华介绍,1979年制作一件蟒袍,仅手工刺绣就用了3个月时间。石阡木偶几经周折,其衣甲、冠戴等祖传道具被毁,但由于拯救及时,其原材料、原工艺都得以保存。
石阡木偶戏表演形式独特。有的木偶装上活动眼珠或活动嘴唇,通过一根拉线操纵,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有的木偶装上裤腿和双脚,以表演踢腿、跳跃、腾云驾雾等。剧中人物衣冠楚楚、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雉尾高挑,或长髯挂面、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花枝招展。《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薛仁贵打摩天岭》、《岳云比锤》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幕,配以潇洒自如的木偶表演,精湛的木偶技艺,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进入新世纪,石阡再度掀起抢救民族民间文艺的高潮,县委、县政府拟定抽调文艺爱好者成立“泉都艺术团”,并计划选派专人向花桥木偶戏班的傅正华、傅正贵两位老艺人学习木偶技艺,再现中华瑰宝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