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刀地。
“手工制作傩面具耗时耗力,就算一年不吃不喝潜心雕刻,最多也只能制作出300面标准尺寸的成品,一整年的收入除去成本也只有三到四万元。”杨云霞谈起制作傩面具为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时,间或的几声叹息透露出了她的无奈。杨云霞所在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在杨云霞所生活的沙坝村,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4300元左右。当然,和他们相比,杨云霞的收入还算可观,但是杨云霞看见的并不是眼前这点利益,她更在乎的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族的傩文化,甚至让更多人学会制作傩面具,传承并发扬这一几近失传的少数民族手工工艺。
“父亲能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将这项技艺传授给我,我为什么不能开先河,将这项技艺交给更多想学的人?”杨云霞说,如今,我们生活在开放而不断发展的年代,就不应该墨守成规。作为文化遗产,傩面具制作及其文化不能私有,它应该为地球村的每个人分享。
“要担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并非口头说说那么简单。”杨云霞说,傩面具的手工制作工序繁多,共涉及取材、制坯、雕刻、打磨、着色、上漆成品6个流程、20多道工序。特别是原材料,由于大量林木被砍伐,仅寻找白杨树这一项就常常耗费夫妻俩不少精力。如今,整个沿河能够手工制作傩面具的只有他们一家。
而邻县--德江县也开始使用机器雕刻傩面具,此举也常常令醉心于传统手工雕法的杨云霞夫妇感到一些迷茫。
“机器雕刻出的成品不够细致精巧、栩栩如生,并且千篇一律,毫无特点,但是其经济利润却不可小觑。”杜尚明说,以拇指傩面具为例,手工制作每天出产2件,其售价约为80元一件,但用机器雕刻,日均产量能上千个,即使10元一个,其经济效益也大大超过手工。
“我们现在想明白了,坚守传统手工工艺是为了真正的文化传承,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用机器雕刻则可以上产量,是对土家族傩面具制作及文化进行普及的好的方式,两者相得益彰。”
杨云霞夫妇在思考未来发展的同时找到了方向。杨云霞告诉记者,下一步,夫妻俩将正式招收一批有志学习傩面具雕刻的学员,传授家传七代的技艺。同时,他们将尝试寻求合作伙伴,对傩文化工艺品以及小型面具的雕刻进行批量开发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