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在线讯 2016年,注定是铜仁旅游产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做强“大旅游”长板,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安排部署下,铜仁市以构建政治生态好、经济生态活、社会生态优、自然生态美“四位一体”大生态格局为统领,坚持实施“四化同步”战略,积极推动大生态、大文化、大健康、大旅游四大跨越工程,着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际知名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
上半年,铜仁市接待游客1934.27万人次,同比增长39.6%;实现旅游总收入162.96亿元,同比增长49.4%。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三。梵净山景区接待游客371.91万人次,同比增长5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73.74万元,同比增长26.8%。游客接待量仅次于黄果树景区,位列全省第二。进入暑期以来,梵净山、松桃苗王城、万山朱砂古镇、石阡温泉水上乐园、思南乌江、石林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上升40%以上,铜仁凤凰机场、沪昆高铁铜仁南站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不仅仅展示了铜仁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彰显的是铜仁市委、市政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锐意改革、后发赶超的责任担当,演绎着铜仁旅游人砥砺前行,任重道远不言悔的决心和勇气。
铜仁,正在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转化为政策红利,将前所未有的比拼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
铜仁古城 摄影:温战军
旅游资源大普查 创造“铜仁经验“、“铜仁速度”
为全面摸清旅游“家底”,重新审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进一步发现、拓展、整合旅游资源,为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奠定坚实基础,铜仁市委、市政府睿智决策,在全省率先启动旅游资源普查工作。3月26日,铜仁市人民政府与省地矿局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省地矿局以人才队伍、专业技术、先进设备优势,在铜仁全市范围内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漏资源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拉开了铜仁旅游资源大普查的序幕。此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并作为经验在全省迅速复制、推广。4月19日,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旅游资源普查成为地地道道的“铜仁首创”、“铜仁经验”。此后,好消息不断从旅游资源普查一线传来:经过野外普查,全市共计普查资源3775处,其中新发现2587处。全省共评选出了40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优质旅游资源,我市有5处入围。8月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家组,市旅发委、103地质队专家组在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岑来坡发现一处石林景观,面积约3平方公里,单体数约330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原副院长曾克峰教授指出,该处石林景观单体数量多、密度大、具有连片的规模,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可以建设一个独立的大型旅游景区。
申创世界旅游品牌 打造铜仁世界公园体系
铜仁市将“山地公园省+佛教文化”作为铜仁文化旅游重要品牌建设,同时,把世界级品牌创建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性问题,牢固树立品牌发展战略意识,合理实施品牌的扩张和延伸。全面启动铜仁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在经过地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整体申报建设铜仁世界地质公园。短短5个月时间,铜仁世界地质公园申创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带动了沿河、德江、碧江省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创建工作,初步形成铜仁世界公园框架;为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论证,进一步厘清了铜仁全域旅游发展的“家底”和“宝贝”。与此同时,我市极速推进梵净山申创国家5A级景区工作,邀请国内知名5A专家现场指导,制定了问题整改清单,目前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服务质量整改提升同步推进,确保年内创建成功。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进入国家申遗第一梯队。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