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道真自治县三桥镇杠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距今5亿年左右的奥陶纪直角化石,而这些化石的发现也证明了黔北地区以及道真自治县在很久以前,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
发现化石的地方在道真自治县三桥镇杠村村的一条小河,在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镶嵌在裸露石灰岩上的化石,仔细观看,可以发现化石有的像鱼、有的像宝剑、有的单个分布、有的则三五成群,长短不一、各式各样。
道真自治县三桥镇杠村村支部负责人吴承志介绍,“这里最开始有农户给村里讲,说是这里有化石,当时我们怀疑就下来查看了,发现这种奇形怪状的,如果是人工雕刻,它又无法成型这种情况。”刚发现这些化石时,当地群众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是凭感觉猜测,于是把情况向上级进行了反映。
5亿年前,黔北可能是“海底世界”?带着这个化石的疑问,记者找到了道真自治县国土局地质助理工程师彭泽玲,他表示,这些化石很有可能是奥陶纪时期的直角化石。“我在网络视频上看了,这个化石属于直角化石,它产于奥陶纪,奥陶纪时期距今大约有5亿年左右。这个化石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黔北,特别是道真这一块区域的环境,是属于浅海。”
据彭泽玲介绍,三桥镇杠村村发现的直角化石属鹦鹉螺,对研究鹦鹉螺的生态运动方式以及身体机构都有一定的意义。
新闻链接
素有“海中霸王”之称的鹦鹉螺 曾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
直角石是一属已灭绝的鹦鹉螺类,其化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地层,尤其是石灰岩。直角石的壳幼长,中央是住室,其次是连室细管,壳表面有很多幼细的细襞,多种其他相似的物种都被分类在米契林角石属中。虽然直角石的外壳像鹦鹉螺,但却更为接近蛸亚纲。
鹦鹉螺在生物学上被划归为软体动物头足纲、鹦鹉螺亚纲中的一个属。因其贝壳自背部向腹部平旋卷曲,酷似鹦鹉的头形,故而得名。
鹦鹉螺最早出现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后期,到奥陶纪之后,迅速演化为海洋中最为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并且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有“海中霸王”之称。直到今天,与鹦鹉螺同类的头足动物仍然是海中无脊椎动物中的“ 霸王”。据报道,现代海洋中的头足动物大王乌贼、巨型章鱼,最大的个体可达16到18米,它们能猎食海中各种鱼类,甚至可以与虎鲸展开生死搏斗。有时,一条巨型章鱼就能把一艘小船紧紧缚住,令其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