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锦绣长滩美食,品味苗族千百年来的美食文化积淀,锦绣长滩美食已经逐渐带你一起步入苗族饮食文化的殿堂。
一、姊妹饭
姊妹饭是民族传统节日姊妹节必备的传统美食,用糯米加工处理制作而成。
(一)姊妹饭的来源与意义
苗族习俗。关于姊妹饭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苗族寨子里有一对姐妹的子女,姑娘叫阿娇,小伙叫金丹,两人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彼此相爱,可按照旧时苗家习俗“还娘头”,姑表优先,姑姑家的女儿必须要嫁给舅舅家的儿子,阿娇不愿嫁舅家,金丹也不愿娶别的姑娘。因为怕父母发现,两人只能常在野外偷偷约会。每次,阿娇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糯米饭带去给金丹吃,后来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家人和族人,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农历三月十五前后,青年女子便上山采集可食野生植物,取汁把糯米染成各种颜色,蒸熟后用手抓食。伴以腌鱼、酸汤,香甜可口,风味独特。吃姐妹饭风俗沿袭下来,便有了姊妹节。到了三月十五姐妹节这天,各家都吃姊妹饭,青年男女聚一起,载歌载舞,姑娘则以姊妹饭款待亲朋和恋人。每逢农历三月十五,苗寨里都准备好五颜六色的姊妹饭,欢天喜地地过姊妹节。在这一天,如果有外寨的后生们来作客,会得到姑娘们的热情招待。临别时,小伙子向姑娘讨姊妹饭,姑娘便用篮子或新帕子盛满姊妹饭送给小伙子,饭中往往藏入了姑娘心中的暗示标志——“谜子”:如果藏的是松针叶,即是示意后生要用绣花针和丝线酬谢姑娘;如果藏的是一对筷子或红花瓣,那就叫小伙子快点张罗把自己娶过门了;如果饭里藏的是辣椒或大蒜,告诉小伙子彼此不合缘,请不必徒费心机了。
姊妹饭有如无字的情书,撮合了无数美好姻缘。
(二)制作方法
姊妹饭是苗族姊妹节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传统的姊妹饭有黄色、黑色和白色。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苗家人为了更好地宣传苗族姊妹节,在姊妹饭中增加了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
红色象征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蓝色象征家乡美丽如清水江;黑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五彩姊妹饭的寓意美好,是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料:糯米1千克
辅料:糯米染色植物:苋菜(红色),黄饭花(黄色),菠菜(绿色),乌饭叶(黑色),蝶豆花(蓝色)各200克
制作过程: 将糯米浸泡4小时,淘洗干净,捞起滤干,分为五份,留1份白米,其余4份分别盛入容器中,每份注入清水400毫升,分别放入1种染色植物泡制的色水。浸泡糯米10小时染上色;捞出滤干水分,把5种不同颜色的糯米分别上笼蒸30分钟至熟倒入簸箕,拨散晾冷,混合搅拌即成。
味型:微甜
特点:色彩艳丽,软糯清香
随着时代的发展,姊妹饭也从以前单一的白色和黄色增加了其他鲜艳有食欲的颜色。
二、渣辣子
秀眉故里,苗疆腹地。当地苗族同胞对一种叫渣辣子的调味料近乎痴迷,几乎每家每户必备渣辣子,人人会做渣辣菜。渣辣子是一种四季皆宜的美食,不分季节制作,味道鲜辣可口,是台江人民喜爱的一道美食,也常用来待客。它色泽鲜红,味觉层次甚为丰富,集香、辣、鲜、酸、嫩、咸、脆于一体。是只有贵州才有的佳品,无论是多么平淡无奇的食材,加入糟辣椒,也会成为当地人眼中的一盘珍馐。
(一)制作过程
渣辣子与黔东南州特色糟辣子在制作上相近,但比糟辣子工序更加繁杂,最大的特色就是放入糯米和粘米一起腌制,可作为调味料使用,也可以直接制作成菜。
渣辣菜香辣可口,滑而不腻,是一道开胃佳肴,制作简单,但是原料渣辣子制作相对复杂,在原料选择及与糯米、粘米的搭配上非常讲究。
龙两四今年69岁,从小就跟随母亲制作渣辣子,每年必做。据龙两四介绍,渣辣子的制作在用料配备上非常讲究,需用红透的辣椒切碎,合上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粘米,放瓷坛腌制一个月左右,再用石舂舂碎而成,也可用机子打碎,但石舂制作味道更佳。舂碎后的渣辣子放在坛子里,作为调味料备用,常年可食用。
原料:
糯米200克,香米100克,糟辣椒25克。
调料:
盐5克,米酒10克,色拉油60克,葱花2克。
制作方法:
糯米和香米洗净,磨成粉,加入糟辣椒、盐和米酒调拌均匀,放入坛子内,密封后灌满坛沿水,存放7天以上,取出再次搅拌均匀。
(二)多元吃法
台江苗族群众的饭桌上最为常见的几道渣辣菜,主要是渣辣汤,渣辣粑,渣辣牛肉,渣辣鱼等。接下来就详细介绍其中两种渣辣菜的做法。
渣辣菜:渣辣子可以直接与白菜、豆腐、河鱼等大杂烩煮汤,叫渣辣汤,出锅后撒上蒜苗和香菜,色香味俱全。特点:不放油,制作简单,酸辣开胃、滑而不腻。
渣辣粑:渣辣子也可以直接放在热油上煎,做成渣辣粑,做渣辣粑的渣辣子在腌制时要考虑糯米和粘米比例适中,糯米多则煎制的渣辣粑会过于柔,粘米多则过于散,都不易黏成粑。特点:制作简单,香辣可口,不需任何配菜。
三、蒿菜粑
“蒿菜粑”是台江民族传统特色食品,在台江地区也称“绵菜粑粑”、“桐叶蒿菜粑粑”,其加入蔬菜或野菜而比纯大米粑粑营养价值更高。蒿菜粑粑,可以称得上是每个台江人儿时的美食,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它的那一刻起,就永远留下了那份记忆——记忆中的蒿菜粑粑,还有儿时常给你做粑粑吃的那个人。
(一)蒿菜粑的来源
相传元末明初时,桐城大旱,龙眠山麓下的百姓们颗粒无收,只得上山去挖野菜、捋榆树叶子充饥,发现蒿子既嫩又香,嚼之无渣,稍有点涩,但经水烫泡后也就涩味尽除,便将蒿子与米粉揉合做成粑。熟粑香味纯正,绵软爽口,回味无穷,食后不仅没任何负作用,而且还大大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吃蒿子粑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代代相传。演变到现在,三月三吃蒿菜粑已经变成了辟邪驱疫的一种形式。三月三吃蒿菜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病邪所侵。
(二)蒿菜粑的制作过程
1.采摘新鲜的蒿叶,只要嫩叶,底部老掉的叶子不要,(选择没有污染/打药的地方),把蒿叶带回家。
2.洗一遍后,用盐水泡一会,然后水开入锅焯水一次,捞出,然后再倒入无油干净盆中,水加足,加盐,用盐水泡一天,期间记得半天换一次水,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除蒿叶的苦味。(如果你急着当天要吃,最好多次搓洗,拧干,搓洗,再增加糖盐的分量掩盖苦味,否则忽略括号内)。
3.再清洗泡好的蒿叶清洗直至无杂质,捞出,挤干水分,放在切素食的那面砧板上,切成小段,然后把蒿叶剁碎,并挤出其中的汁液。(蒿叶末极细,加入面团中会有别样的口感)
4.准备一干净盆器,倒入蒿叶,糯米粉,粘米粉,比例为蒿叶末:糯米粉+粘米粉=1:1
5.揉好面团,做成饼状,入蒸锅,大火30分钟,闷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