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菜是中国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境内48个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界斗争谋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佳肴。完全是建立在贵州文化、贵州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受神秘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的影响。形成的自己的特有的加工方法和独特的菜品。
贵州民族饮食文化是在贵州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植根于贵州各民族数十万年的生产和实践。在食源开发、食物制造、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民族的物质财富。在人们的消费烹饪加工而成的饮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制度、习俗、礼仪、规范、以及反映这些方面积淀的饮食文化遗产。
1.贵州民族菜的历史
从贵州发现的旧石器和新石器古代文化遗址证实,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贵州境内就有人类生活。先后经历过以采集、渔猎为生的漫长时期。古代的先民利用“烧塘”将获取的猎物加工成熟肉、腌肉、腌鱼、或腊肉、腊香肠或风干为风肉、风鸡、风鱼,发展为腌制一切家畜、家禽、河鲜、野味。
春秋战国时期,夜郎国就与周边的四川、云南等有着密切交往,到了汉代和三国时期,与各地的交流更加频繁,烹饪文化也不断发展。明太宗朱元璋为统一天下,多次发动“平滇”战争,还调集30万大军驻屯贵州。这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这些屯军将士多系江南水乡汉人,移居贵州后,把江南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礼仪交流到贵州,对当时贵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推动了贵州烹饪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明朝两次移民中,四川、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湖南、湖北的人来到贵州插草而居,人烟稀少、万山重叠、运输全靠人挑马驮的贵州很快繁荣起来。贵阳、安顺、遵义、青岩、镇远等地逐渐商贾云集,政治、经济、文化繁盛,移民和商贾们不仅带来了各地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