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1840—1918 ),字润民,号雨山,万唐,蒙谷老人。
别号离唐。
清朝贵州安顺人。
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
次年进士。
入翰林院,授编修。
以翰林院编修补外放云南。后代理迤南道道员。
升任南防统领兼督办滇越边界事务。
历任云南按察使、布政使,江南布政使。
民国七年(1918)卒。
刘春霖历任云南知府,滇、桂、湘三省布政使及广南、昭通、东川等地方官。
那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清政府派出的划定中越边界的官员在与法国人划定边界时,被法国人蒙混错划失了一些领土。
清政府派刘春霖处理中越边界划线事务后,刘经过认真勘查,纠正了法国人的错谬,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
刘春霖辞归贵阳后,在贵阳县学宫(今忠烈街)东侧高地上建造了刘氏支祠。
在《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中,刘春霖被列为“贵州名贤”……
历任云南广南、昭通、东川知府,南防统领,兼督办滇越边界事务,云南按察使。
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布政使等……
刘春霖在辛亥革命后由江西辞官还乡,定居贵阳。
乡里故老称他为“刘翰林”、“刘藩台”……
在《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中,刘春霖被列为“贵州名贤”。(综合网络资料整理)……
云南做官,刘春霖广受爱戴。
他在如今云南昆明的园通寺里留下的一处比较大型的摩崖石刻“秀拥五华”,至今保存完好,还常有人观瞻。
他有贵州人的风骨……
显赫的“简历”,并不足以让刘春霖颇受爱戴。
还有另一贡献不得不提。
在贵阳市云岩区地方志办公室周诗若看来,刘春霖是个“有功之人”。
当时的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
针对中越边界,清政府派出官员在与法国人在云南划定边界时,而当时派出的清朝官员比较无能,被法国人蒙混错划失了一些领土。
一旦签字,成为定局,必失部分疆土。
清政府便派出刘春霖去再次查看。
因为刘春霖在云南做官时间较长,对当地有一定了解,又是比较有知识之人,“最主要是骨头硬,”周诗若说,刘春霖认真勘察,寸土不让,铁骨铮铮。
他亲临边境定界立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他对国家的贡献,从某些方面说,比那些文人更有价值。”周诗若说。
阅读:
中国的功臣,刘春霖的奏折……
光绪29年(1903年)闰5月初9日。
木刻《京报》。
云南刘春霖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