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忧虑
卢晓青设计的“民族布娃”一个比一个漂亮,其服饰之美难于用文字表达,而她自己的衣着却朴素得丝毫看不出是位服装设计师。毕竟除了满脑子的设计图案,还要管理一个企业和几十号员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而更使她忧心的是对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她认为贵州民族的东西太多了、太美了,仅仅苗族服饰就有百余种,她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至少把百种服饰的“苗族布娃”做齐,为省内外艺术院校提供一套苗族服饰文化课程的教学标本。同时,她又开辟了一处新厂房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民族工艺品和旅游商品教学与实习基地。
说到这里,言语简短、不擅表达的卢晓青显得异常兴奋:“国家应当投入资金保护、抢救贵州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应当从小学生抓起,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要设立挑花、刺绣、芦笙加工、银饰制作等手工艺课程,把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卢晓青说过去到民族村寨采风时,女孩子从小在老人们口传手授下学习刺绣、挑花,为自己准备嫁妆,家家户户都珍藏着祖传的民族服装和银饰。
如今,这些传统衣物都卖光了,年青人外出打工,老人们耳聋眼花在家带小孩,没有人再去挑花、刺绣、打银饰,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民间手工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同时,民族工艺品的仿制、造假盛行,扰乱了旅游商品市场,有的游客图便宜买了假货,严重影响贵州旅游形象。
据了解,这些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大局的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策并努力去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给卢晓青的“杰出手工艺品徵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