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义乌举行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传来喜讯: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严小妮,以其独特拙美的“小妮手工木娃”(面具木娃),在两千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银奖。
听到这一消息,胸有成竹的她还没有我激动。
仔细想来,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中。严小妮早在2007—2009年的 “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展销会(两赛一会)上,就以各种民族木娃连获2届一等奖、一届特等奖,并荣获贵州省首批“能工巧匠”称号;在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以“盛装苗女木娃”获银奖;在2009年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以“中国民族木人系列盛装苗女”夺得金奖;今年,严小妮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被评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0多项外观专利。
欣赏她的手工艺品,犹如品味一首首立体的诗、一支支静止的舞。
挫折磨难成就了她
严小妮1953年出身于武汉的书香门弟家庭,3岁时随调商业部工作的父母到了北京,后和支援贵州的父母到了贵阳。可谓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且心灵手巧、学习成绩优异。
她自幼喜欢画画、剪裁,却把当作家或记者作为人生的目标。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吉凶祸福,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使其父母成了“老运动员”,小妮也陷入泥潭,不仅不能读书深造,连当棉纺工人的资格也被剥夺。小妮18岁才跟母亲进了清镇洗衣粉厂,这棵崖石上生长的倔强小草,搞广播、放电影什么都干,就是坚决不当干部,工余时间常为家人和同事做衣服。
1984年初,小妮被借调到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因研制蜡染服装获得成功,年底即以19个公章的文件,破格调入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小妮深知这份工作得来不易,便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由她负责的“民族木偶”开发课题研究,荣获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1986年的首次全国成人高考中,小妮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成为已有孩子的带薪函授生。3年的刻苦学习提高了小妮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也使她更坚定地走自己酷爱的民族手工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