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在线:是啊,什么行道都可以打假,听说唯独古玩行道是不打假的。
孙晏明:是的,你想嘛,一个物件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游走后要找到回程的路,如果没有众多专家例如:古玩商、收藏家、鉴定家的共同打探、查考和定位,怎么找方向?要是方位模糊而误指误判了,也在所难免。我老觉得历史就是一堆文字和一堆物件组成的具有猜测和想象的传说。在分析理解的同时就存在距离,加上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还有解释系统不一样,所谓的事实就会有若干个版本,决论肯定也就不一样嘛。面对实实在在的一件东西,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分析它都是个问题,说是这个“物”或不是这个“物”,把所谓“真”说成“假”,或把所谓“假”说成“真”都是可能的,并且严格说来也没有“不对”,因为真假对错的边界实在太模糊不清,太遥远,太间接,信息太微弱。鉴定实际上就是分析,只不过所谓专家掌握的信息资源相对平常人多一些,分析的条件充分些罢了。只要不是行为上的故意,打假就没有根据。
可现在的权威机构出问题了,明知道你造假不但不鄙视还同流合污,明目张胆地坑蒙拐骗,不打假就说不过去了。造假的工具捏在专家手里,岂不是更危险。乱估价,乱出鉴定证书就是造假,拿话语权压制别人更是强暴!想一想,要是被自己崇拜、信赖的人强暴,会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