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 贵州省 AAA级的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
1937年开始作为公园建设,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开始正式建设风景区并于1940年基本落成,时称“中正公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名“花溪公园”。
花溪公园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
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
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
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 竹莲池、棋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等。
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春分之日,阳光普照。
进入公园里人清景爽,春暖花开,真山真水分明。
走在其间,清风徐徐抚摸脸庞,天然美容。
穿梭林中,能感受到当年远征军在缅甸丛林中艰难作战的场景?
遥想当年,戴安澜将军部队主力遁入野人山,担任后卫的200师这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被敌人分割开来,伤亡惨重。5月18日,在通过日军封锁线时,戴安澜将军不幸胸腹各中两弹。
弥留时,他面向祖国的方向凝视良久,八天后,他牺牲在缅北一个叫茅邦的小村庄里,年仅38岁。
戴安澜、王荷馨夫妇与五岁的戴藩篱、三岁的戴靖东。
在200师回国的路上,沿滇缅公路有很多官员百姓佩戴黑纱,默默哀悼,一位老华侨献出棺木以供戴将军盛殓。戴安澜的遗骨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了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仪式。
1942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29日,美国政府为了表彰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卓越贡献向戴安澜追授“荣誉军团勋章”,这是美国国会1942年7月20日设立,授予美国武装部队或盟军中在服役期间功绩卓著的人员,这样戴安澜就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联名签署了勋章证书:“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本总统依据美国国会授权特追赠懋绩勋章一枚,以示表彰。"
文革期间,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覆东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不得不忍痛将父亲留下的奖章、勋章敲碎后扔进河里,据戴覆东后来回忆当时自己热泪滚滚而下,心如刀绞,但在那个年月,他只能这样做。
上个世纪80年代,戴覆东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讲学,每每想到父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后代没能保护好,内心深感痛苦不安,因此到美国后,向驻美大使馆报告后,给里根总统写了一封信,说明了父亲的抗战经历,希望能补发勋章和证书。
美国国防部的有关人员认真地调阅了历史档案,证实当年确有此事。于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回信,说明由他代表里根总统处理这件事,随信还寄来了硬壳绿色封面的荣誉状和当年美国陆军部的功勋档案记录复印件,并表示已经通知美国陆军主持活动组织会重新再铸造一枚勋章。 果然不久戴覆东就收到了美国陆军军事授勋部核准处寄来的勋章复制品,同时美国陆军还为无法提供当年罗斯福和史汀生联名签署的勋章证书表示了遗憾。
收到勋章后,激动不已的戴覆东写下了《忆秦娥》:
千般憾,宝章不翼肠愁断。
肠愁断,魂牵梦绕,暮思朝盼。
“功勋”再铸光华艳,斯人惠我酬衷愿。
酬衷愿,时空纵阻,友谊长璨。
如今,这枚代表了戴安澜和中国远征军将士荣誉的勋章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的挽诗题为: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熊罴威。
浴血东瓜(同古)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的挽词: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赠的挽联: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邓颖超的挽词:“气壮山河。”
此诗最早发表于1983年12月28日的《人民政协报》时,题目并不是碑上所刻《海鸥将军千古》,
而是《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在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3108号花溪公园内的戴安澜衣冠冢,保留着民国三十七年原墓碑,花溪墓地规模比芜湖墓地要大得多。
为何有两处墓冢呢?
戴安澜将军的灵柩曾暂厝昆明圆通寺,后经安顺、贵阳到广西全州,暂厝于香山寺;
1944年,戴安澜将军家人寓居贵阳花溪,灵柩又从全州移到花溪,停柩于葫芦坡西麓;
1948年,戴安澜将军的灵柩又从花溪迁回故乡安徽,安葬在今芜湖赭山公园。
原贵筑县(今贵阳市花溪区)县长康棣依照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皮靴、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建了衣冠冢。
因此,戴将军之墓有两处。
然而与戴安澜的身后“荣光”相比,
更多的远征军人在战死沙场之后,便消失在历史记忆中,包括他们的故事,甚至姓名。
尊重历史,记住英雄,他是国共两党公认的烈士。
在缅怀将军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那些默默牺牲的军人。